9月1日清晨,太阳升起,农田里薄雾渐渐散去,在距离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城80多公里的明花学校,记者见到了开学前正在忙碌的教师安文军。
戴着眼镜的安文军总是带着笑容,可说起话来语调铿锵,他说:“我读书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给我这个山里娃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品格和勇气。”
求学时得遇良师,让安文军决心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当一名好老师。2022年安文军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曾经的理想已然实现。
让乡亲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生于斯,长于斯。
1993年,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安文军,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
那年8月,安文军被分配到人人羡慕的区教委工作,可他认为做老师就要上课,就要到学生中去,在多次申请下,2个月后,祁丰学校成了安文军教育生涯的第一个“根据地”。
祁连山下,几排低矮的土坯瓦房在寒风中伫立,教室里光线昏暗,火光微弱的煤炉旁坐着几名搓着手、哈着气的学生……因为太过刻骨铭心,安文军永远记得第一次来到祁丰学校的情景。
班里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这更让安文军心酸,他暗下决心:“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把山里娃教好,才是真本事。”
为练就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无数个夜晚,安文军点亮蜡烛,批改作业、查阅资料、撰写教研文章……1996年,他所执教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班会考平均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5年,辗转2所乡村学校的安文军来到了明花学校。
乡村学校时常断电,到了晚上,安文军有时只能点蜡烛备课、改作业;乡村学校缺教师,他常常一个人包揽多门课程;一边照顾生病卧床的母亲,一边教学……即便再辛苦,安文军也总是笑盈盈的。
乡亲们从安文军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既是恩师又似慈父
简明科学的书籍分类,精准定位的摆放位置,整齐划一的标签高度……在明花乡的牧童之家里,每一个细节都严谨准确到让人惊叹。小小的牧童之家,在管理员黄艳宁的精心打理下,井井有条又充满生机。
今年19岁的黄艳宁,出生于肃南县明花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时由于早产,他的脑功能发育不全,并引发肢体残疾。
因为不便去学校,从黄艳宁上小学开始,安文军带领的明花学校送教团队每周都会到黄艳宁家送教上门。看着黄艳宁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安文军心里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她无法继续入学,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呢?得给她指条路。
2018年,经过安文军的积极协调,以及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黄艳宁被聘请为牧童之家的图书管理员。每天黄艳宁都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受知识带给她的快乐。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安文军对黄艳宁如此,对其他学生亦然。
学生小华(化名)和她的弟弟就是安文军时常牵挂的孩子之一。小华的家离学校近80公里,加上父母长期在深山放牧,小华和比自己小5岁的弟弟周末一起住在学校。每到周末,安文军总要到学校来看看姐弟的寄宿生活。一个周末,安文军快到学校大门口时,看见学生食堂的窗户里正不时飘出烟雾。安文军匆匆提着灭火器来到食堂,隐隐约约看到烟雾中有两个孩子的身影,他一边大叫:“快捂住口鼻,趴在地上!”一边挥舞着双手冲向趴在地上的两个孩子,用胳膊一边一个夹到了门外通风处……
经过询问,安文军得知炊事员有事临时外出,小华和弟弟想溜进食堂模仿炊事员给自己做饭才引发了火灾。安文军在批评了他俩的行为后,又忍不住心疼起这两个孩子。
这件事之后,安文军便主动负责周末照顾十几个无法回家的住校生的饮食起居。孩子们生病了,他就第一时间带去看病就医、打针吃药;孩子们缺乏文具和生活用品,他主动帮他们去买;寒暑假放假那天,看着孩子们坐上回家的班车,安文军才能放心……
专业与责任缺一不可
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专业和责任心。这个准则一直在安文军30年的从教生涯里践行。
平时,安文军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将生活中的点滴、教学中的困惑记录到小本子上,进行自我反思。安文军语言幽默风趣,讲课犹如讲故事,学生总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得又快又好。
目前已在明花乡政府工作的学生郭冬芝回忆说:“听安老师的课是享受,做安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乐趣,跟安老师聊天更是一种快乐。”
“虽然学了很多专业理论,自己也总结了教学方法,但总感觉对于农村学生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安文军坦言,城乡学校有客观差距,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活力,他一直在反思。
在一次城区学校的公开课上,看着讲台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信息,安文军恍然大悟,农村孩子学习刻苦,但缺乏开阔的视野。为此,安文军一方面为学生们购买课外书,另一方面钻研和思考如何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形式和资源。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虽有28年教学工作经验,上网课还是头一回,安文军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做好线上授课,安文军做足了准备。从教案编写到课件制作,从知识点整理到概念标注解释,从录视频、开直播到设计学习、线上批阅……每一个环节他都仔仔细细。
清苦生活让一拨拨教师来了又走,而安文军却始终坚守。从教30年来,安文军所教学生超过3000名,他们奔赴各行各业,遍布天南地北。
“事实证明,知识能改变命运,我的学生做到了,我也做到了。”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回望从教的30年,安文军感慨万千。(本报记者 郑芃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