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发布,必将对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深刻而持久地推动作用。从基层实践视角看,《行动方案》要落地见效,核心在学校层面“怎么看、如何干”,这就需要抓住关键人、办好关键事。关键人就是校长和教师,关键事就是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和教育总体评价改革一样,绝不是单一行动,不能就课改抓课改,需要统筹协调,靠机制创新来提升“关键人”的教学评价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目标所向,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牵引行动至关重要。基于山东省潍坊市二十余年教改试验和探索,应通过优化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区域评价四个层面来深入实施,有效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助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一、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育人方式变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区域和学校层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设计综合素质档案、如何突出过程记录、怎样发挥作用,能够显著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和育人质量。首先,综合素质评价应当尽快实现体系化和贯通化。国家层面出台《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南》后,各地各校应迅即跟进,特别是在幼小初高学段衔接上,做到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评价无缝衔接不断层,用好大数据“画像”手段,实现成长与评价的一体化、一致性。综合素质评价还要更加凸显跨学科、综合化、生活化、实践性的育人导向,把学校层面单靠各个学科分科课堂教学无法实现或体现的学生素养,纳入评价体系,通过社团活动、个别指导、校外教育、家校共育等方式来实现。其次,评价重点应更具针对性和适配性。注重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课程实施作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我们已经逐步明确了要注重差异化、多元化,力求做到“一位学生一张课表”。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同样应体现每所学校的特色和每位学生的特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应更具个性化,实现“一位学生一套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再次,对于综合素质档案的有关结果的使用,应以更大比重纳入高中和高校招生录取,更大力度与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挂钩。以潍坊市的中考改革为例,我们将学生综合素质成绩纳入中考并与语数英三科等值录取,优化中考科目设置、成绩呈现方式,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和学生的选择权,既有效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让“双减”落地,又注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从一定意义上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育人目标,也是教师课程教学转型和教学评价力提升的指南。
二、以教师教学评价力提升牵引课程教学改革
教师的理念不转变、授课方式不转型、深度参与的内生动力不强、自身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功底不厚重,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将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整个教师管理体制的系统化改革来跟进。比如,从师德师风上看,我们不能就师德抓师德,而应将违背育人规律、违反教育规律,不能有效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等从教行为,列入师德素养不高清单,强化师德与师能的一体化评价。从教学评价上看,首先应促进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变,引导教师从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角度,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做到有教无类。完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跟进评价机制,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应推出教学和作业“两个设计”的典型案例,让教师学有榜样。将“两个设计”纳入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引入专业评价力量,聚焦学生中心来实施评价。还应主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做到精准施教、因材施教、面向未来,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育人质量大规模、普遍化提升。从激励机制上看,将教师参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成效,纳入岗位聘任、绩效评估、职称竞聘、评优表彰等教师关心关注的事项,让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积极参与者、成效显著者,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真正推动广大教师教学行为的深刻变革。
三、以校长教学评价力提升带动学校育人水平
校长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少数,也是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关键变量。必须通过创新校长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其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引领校长走专业发展之路。应尽快将本次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各项要求,纳入对校长的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制定科学化、看得见、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并引入专业评价和学生、家长、教师等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引导校长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动力来研究教育教学、指导教学评价。在此基础上,突出校长自身教学评价能力的培育和培养,深研新课标、深耕新教材、深化新课改,聚焦课程建设、课堂改进、学习方式变革、育人氛围调适、师生关系优化、家校社共育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让校长对“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适合、如何科学评价每位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等方面有清晰认知,并明确切合各自学校实际的实践路径。校长对课程教学实施评价的理念更科学、采取的策略更精准、建立的机制更有效,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在学校层面、在教师层面转化成生动现实的目标达成度就更高、效果就更好。对校长进行全方面、全方位的理念和政策解读、培训,特别是对课程教学如何有效评价、科学评价,开展一次解放思想集中讨论,实现认知升级,是非常重要紧迫的一项任务。总之,只有校长能够主动提高自身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能力和指导水平,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才能走进学校、走向课堂。
四、以区域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各级党委政府树牢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是本次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能否真正落地的根本所在。因此,要配套推动区域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来凝聚并认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校长和教师岗位的专业属性,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需要资源保障,诸如学科教室、实验仪器、数字化设备及系统、图书升级以及学习社区构建等,都需要各级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此外,再好的教改蓝图,没有高素质教师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的配备、引进以及待遇保障、人事改革、监督管理等,都需要党委政府统筹、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我们所指向和追求的高质量教育,体现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浓、经费资源条件保障好、教师队伍结构素养高、学生健康成长通道多、区域教育治理样态活等各个方面,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和政府担当作为。校长和教师的教学评价力提升,更是需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依法自主办学绿色生态。毕竟,只有让校长和教师能够心无旁骛育人,安心静心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才能蹄疾步稳的达成、实现。(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潍坊一中 井光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