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邹韵
从5月12日早上7点开始,一个叫“张丽莉”的名字写在了我的采访本上。几个月来,我在用话筒和笔记录着她每一次牵动人心的点滴变化,也在用心感受着“最美教师”用生命缔造的爱心传奇。
5月12日晚10点50分,佳木斯市中心医院ICU病房的两扇玻璃门被人重重推开,四名医护人员推着移动式病床快步走出。当一行人走出医院时,他们发现,等候的除了救护车,还有成百上千的普通市民,他们听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将被转院治疗,特意前来送行。很多人大声喊:“张老师,加油!我们等你回来!”高速公路上,一辆又一辆车闪动大灯,主动靠边,为车队让行。几百台私家车、出租车专程赶到哈尔滨入城口迎接车队……我原本以为深夜是寂静的,可那个夜晚,张丽莉像一簇火苗,点燃了成千上万人的爱心。
这一幕幕画面让我深深震撼,同时深深好奇,病床上的张丽莉,脸色苍白,双眼紧闭,身上插满了各种仪器的管子,这样一个躺在病床上的“80后”女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张丽莉所教授的班级。教室的最后一排,一张空着的课桌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们告诉我,那张课桌是张老师的。原来,丽莉不忙的时候,会和学生们一起听课,或者一块上自习。她曾说过,只有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老师出事后,学生常常回头张望,那个位置已是空空荡荡,他们无比失落,多么希望张老师快点回来呀!
后来采访中,我曾问张丽莉,驾驭学生的秘诀是什么?丽莉告诉我,秘诀就是不去“驾驭”,而是“以心换心”,你走进他心里,俘获了他的心,剩下的就都好办了。
丽莉出事后,很多人在讨论,面对失控的汽车,张丽莉在那一瞬间超乎寻常的举动,究竟是一种本能还是选择?有人说,是本能,但人的本能是躲避危险,为什么丽莉不是避开却是迎上?有人说,是选择,可刹那间的变故来得那么突然,哪有时间容她计算、取舍?生长在教师家庭的张丽莉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工作5年来,与学生朝夕相处,悲喜与共,对于学生的爱和责任感早已渗透到她的每一根神经,对于她来说,学生的安危已经胜过一切。车祸发生时,她的确没有时间思索,但她的本能天平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生。就像丽莉后来说的,“如果你也是一名人民教师,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本能,这是每一个爱学生的教师都会有的本能!”
采访报道中,我每一天都被感动着。自从张丽莉转入后,哈医大一院的ICU病房门外几乎成了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方,除了日夜守候的各地记者,更多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热心人。他们当中,有病友举着点滴瓶来捐款,有宾县的农民送来连夜缝制的靠垫和褥子,有到哈尔滨旅游的香港游客手捧鲜花默默祈福。65岁的张金荣大娘听说丽莉的事情后,在重症监护室前足足站了3个小时,见到医生就上来要求献血。“我求求你们了,我是O型血,是万能血,你们抽点给张老师吧。”
5月16日,张丽莉苏醒后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们”。很多人感慨万分,有人说“我曾猜想过你醒来后可能说的任何话,但从来没想到是这句,你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人说“丽莉,你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善和美”,还有人说“张老师,你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了我们,其实我们最想跟你说的也是‘谢谢你’”。后来我曾问张丽莉,当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丽莉笑着告诉我,她觉得自己很幸运,是社会的关爱给了她勇气和希望,是无数人的爱心接力为她争取了生存的机会,是医生的全力救治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上天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
只要还有希望,丽莉总是始终保持向上的状态。16岁时,丽莉写下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虽然身卧病床,可听说自己的愿望要实现了,她异常兴奋,瞪着大大的眼睛对我们说:“太好了!”眼中泛起泪花。宣誓前一天,丽莉拿着党章,一遍遍地在病床上背诵誓词。她说:“我要牢记入党誓词,一辈子做合格的共产党员!”7月1日,丽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她也在期待着,快点安上假肢,重新登上朝思暮想的讲台!
从5月12日赶赴佳木斯至今,我采写了150多篇有关张丽莉的手机彩票网报道,黑龙江电台的直播间接到听众电话1200多个,社会各界为张丽莉捐款1500多万。
危难时刻,张丽莉挺身而出,舍己救学生,我们赞叹她的英勇壮举。突遭变故,她没有灰心气馁,而是以一贯的坚韧执着笑对人生。这个夏天,一朵洁白美丽的茉莉花,开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我相信,当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爱来相互回应时,这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