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彩票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彩票网

五年来继续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启示

2015-12-12 来源:教育部收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 郝克明、季明明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广大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要求。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手机彩票网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把继续教育列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五年来,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具体部署,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以及全社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加快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亿万人民群众的基本素质,促进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主要成就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继续教育事业进一步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各行各业在职职工以及广大社会成员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适应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的学习机会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继续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发展,继续教育制度持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路初露端倪。

  (一)社会各领域继续教育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参加继续教育社会成员的人数日益增多,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面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的新形势,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在职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对有关新知识、新技术的继续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了手机彩票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据统计,全国企业职工全员培训率由2010年的53.46%,提高到2013年的63.40%。社会各个部门职工继续教育参与率由2010年的41.36%,提高到58.23%。党政管理和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部门,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接近100%。例如,教育部2011年1月在制定和实施的《手机彩票网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并规定:“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2000年12月,卫生部、人事部在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定》中指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并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应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学分数不低于25 学分。

  继续教育的发展还为由于各种原因失去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机会的社会成员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11年至2014年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395.32万人,2014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40.48万人,提升了他们的知识能力和学历水平。同时,以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重要内容、满足社会成员不同学习需求的各种教育活动也蓬勃展开。以老年人的学习活动为例,全国有上千万老年人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学习,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的机构已近6万所,学习者达700多万人。继续教育的发展不仅对满足社会成员各种不断学习的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在成为促进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提高各个组织、部门、社区和整个国家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的积极发展,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继续教育在全国范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截至2014年,参与学习型社区教育活动的人数达上亿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覆盖面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日趋扩大,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践活动正在呈燎原之势。全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开展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到2014年,已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180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500余个。不少城市在全市居民中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社区学校为骨干的社区教育和学习网络。学习型组织建设也正在遍布我国各行各业,呈现积极发展的良好势头。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石,不仅有利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源水平,而且将大大增强和激发城市、社区和各个社会组织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可持续发展。2015年,在教育部指导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在推进各地创新实践基础上,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集中了北京、上海、常州、深圳等70个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宝贵经验,并将第一辑16个学习型城市案例文集和有关视频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这个文集是我国向全世界初步展示以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成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与会国家的欢迎和好评。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和通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等重要文献和2014年我国出台的《教育部等七部门手机彩票网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对于推动和共享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加快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促进继续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等多种手段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适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数字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等远程教学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迅速发展并逐步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数量与质量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了继续教育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正在逐步为我国社会成员创造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截至2014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已为国家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50多万人,其中在职人员占70%以上。2014年以来,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设专业和课程3000多个,设置了现代远程校外学习中心2万多个,形成了广覆盖、多途径、全过程、信息化的学习支持手机彩票网体系。截至2014年,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不仅累计培养了55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还面向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的社区、行业、企业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了继续教育和培训、专业证书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培训人数总计超过500万人。第二,积极推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联盟。2011年,启动了 “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2014年,顺应国内外在线教育新一轮革命,组建了“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参与联盟的高校建设和开放网络课程15000余门,微课程20000余门,由此受益的学习者达一亿多人;联盟高校探索了慕课、微课、移动课程等多种新型资源开放课程和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依法治国”、 “三农建设”、“一带一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出包括“国际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计划”在内的30个手机彩票网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和资源建设行动计划,预计今后两年将发展到500所高校和200家企业以及几十个行业参加,成为中国最大的继续教育资源开放和手机彩票网联合体及公共手机彩票网平台之一,预计三年内受益人数可望达到1.5至2亿人。第三、我国开放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推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战略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手机彩票网“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 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云南开放大学等6所开放大学成立,这些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可以独立设置本科专业并授予学士学位。六所开放大学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在创新办学管理与运行体系、充分调动开放大学所在地区党委和政府以及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密切合作,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手机彩票网、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带动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整体转型,在开拓具有中国特色开放教育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四)初步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全社会通力支持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我国初步形成了在政府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新格局以及行业企业、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推进继续教育的生动活泼的局面。继续教育的提供主体正在日趋多元化,不仅包括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学历与非学历网络教育的开放大学等远程教育系统和各类高等学校,也包括行业、企业教育培训系统、遍及城乡由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社区教育系统等等,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继续教育办学网络,呈现出学校办学为主体、企业和社会等用人单位办学为骨干、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我国继续教育的若干启示

  第一、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对个人和教育事业发展最根本的启示在于,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以及各种能力和技能等,都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获得。

  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发展我国继续教育的认识,是促进我国继续教育新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关键的时期,也是经济转型和社会深刻变革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我国在职人员和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是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自身发展和提高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些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虽然取得重大成绩,但仍很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前一时期我国股市出现的暴涨暴跌以及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各级干部和职工新的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和对学习培训工作抓得不够也是重要的因素。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的新形势下,面对国内外复杂、艰巨的任务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继续教育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并需要社会从包括制度、投入、机构、组织、技术等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与支持,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建立健全继续学习的激励机制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大力开创我国继续教育更大、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根据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新特点,满足广大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继续教育特别是大量的、非学历的教育培训活动,不仅具有周期短、针对性强、传播新知识和新技术较快的特点,而且教育的内容、模式、方法等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学习主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学习者学习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的针对性、丰富性、实用性,学习机会的充分性等方面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终身学习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继续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的需求也日益彰显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继续教育类型正从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向终身化的继续教育目标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各种非全日制、非学历教育,正逐步摆在继续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

  2.社会和学习者对继续教育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要求和职业发展密切结合的继续教育将从偏重于知识传授,向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

  3.继续教育提供者趋向多元化,从较单一的学校教育机构向学校、企业、行业等共同参与转变、从公办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为主,向公办、民办机构共同提供的格局转变。

  4.继续教育在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和世界许多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充分表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大都是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补充、不断学习与工作实践相互交替的结果。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造就各类专门人才,包括一大批能进入世界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在继续教育发展进程中,总结研究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的经验

  5.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运用,突破了传统继续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导致优质资源有可能在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内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并具有选择性、开放性、交互性等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向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优质资源成为了可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我国利用后发优势,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能够促进继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更加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成为推动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