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彩票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彩票网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2017-11-16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观点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的真诚愿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而提出的战略理念,指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方位、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诞生伟大理论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的理论体系,它继承了中国外交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内涵。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积贫积弱,成为受人宰割的对象,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较长时期内,综合国力仍然较弱,在国际上遭受敌对势力的孤立,不能发挥大国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逐渐富了起来,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努力为国内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做了物质和指导思想上的准备。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诞生于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之下。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和全球治理机制的重大变革。中国2010年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前所未有地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从全球层面看,全球化并没有使发展均衡化,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加公平与公正的世界,反而使部分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南北差距扩大,世界主要国家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展和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加上外部力量的干涉,导致部分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肆虐。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对全球化的怀疑,民粹主义情绪上升,国内政治趋向保守,一股逆全球化潮流开始涌现。国际格局呈现出加速演变之势,中国外交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世界之变局。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大势,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传统,贯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外交思想和方针政策,包括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强化亚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的合作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观,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要走新路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大国和周边国家的疑惧。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之间为生存而展开斗争,一个国家之得就是另一个国家之失,一个国家力量的增长,必然形成对另一个国家的威胁。中国的发展壮大很容易被理解为对其他国家的威胁。“修昔底德陷阱”之说就是形容崛起大国对守成大国发起挑战而最终走向战争的战略困境。中国的发展壮大引起了人们对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关系的种种猜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化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主权平等、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包容互鉴、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交织、深度融合,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全球性问题,历史上那种大国之间战场厮杀和冷战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提出中美建设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随后又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把这种理念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十九大报告更是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任务之一。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破解了西方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以来“国强必霸”的历史怪圈,摒弃了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中的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外交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为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带来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突出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大国责任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越来越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关系,各国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具有共同性,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网络安全、恐怖主义、毒品泛滥等问题超越国家边界,成为全体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大势,从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出发,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回答了中国追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问题,是中国梦在世界意义的诠释,是中国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的体现,体现了非凡的全球战略眼光,表明了日益走近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中国的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等多方面的内涵,它要求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在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国际安全;在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要求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生态环境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相联系,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相结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支柱。

  全面布局,展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品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对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总体谋划和战略布局,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贯彻到中国大国外交的实践,展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大国外交实践将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首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发展自己,但也决不会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其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与世界主要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与周边国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关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以正确的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的理念加强团结合作。再其次,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同时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国际开发援助,促进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最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的真诚愿望。这一理论体系所包含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一带一路”等务实合作举措相联系,使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呈现出光明的前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明进)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