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彩票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彩票网

特色兴校 气象万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从“抢占前沿”到“迈上一流”透视

2018-07-1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6月11日下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楼814报告厅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与校长李北群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当天,这位发表340余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气象“大牛”正式加盟该校海外院士工作站。这是第三位加盟此工作站的院士。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南信大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第一,去年9月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以气象立校是学校的最大特色,也是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精气神’。”学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说。

  根植沃土,咬定“气象”不放松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一批气象人才,南信大的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应运而生。1978年2月,南京气象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5月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因气象而生,因气象而兴。”走在校园里,从文化氛围到校园景观,都以气象为核心。校内的气象台,全球大学中最大,与中央气象台同等级硬件水平,图书馆的大气科学类文献国内最齐全。

  “上世纪末,全国高校大扩张,校内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是我们自始至终坚定地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从未放弃。”管兆勇说。

  认准了方向,学科建设之路迅速走向国际最前沿,跻身地球科学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这一步的关键是国际化,是国际人才的引入。“学科高峰要立得住,一定要顶到国际的天花板。”学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自身就是一位优秀的70后国家杰青获得者。

  为了进一步筑牢学科发展的根基,2006年以来,南信大先后10次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海内外名校博士及以上人才700多名,教师博士化率超过70%,国际化率达54%。“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海外院士工作站等制度,仅今年要加盟学校的海外院士就有5位。”学校人事处处长周显信说。

  邹晓蕾是学校气象学科培养的杰出毕业生,一路成长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国际资料同化领域的领衔专家。2010年,她响应学校号召,担当气象学科带头人。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当年成功拿下“973”项目“全球变化数据的评估、同化、融合与应用”,而这正是我国气象学科重点研究突破的瓶颈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南信大以大气科学学科为龙头的大气象学科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0万余名毕业生中,走出了全国气象系统50%的领导干部和70%的技术骨干。全球气象领域的华人教授中,超过72%是该校校友。

  汇聚资源,打出协同创新“组合拳”

  划归地方、学科单一、科研薄弱、人才不足……全国大多数行业高校转型发展曾经面对的现实困境,南信大一个不落都遇到过。进入新世纪,学校协同各方力量,集聚资源,展开学科布局,将阻力当成动力,将劣势变成优势。

  2007年,江苏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共建南信大协议。此后,南信大成为江苏省、教育部、国家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同时也是江苏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形成三方共建基础上的“3+X”共建共发展格局。

  2012年,南信大取得大气科学一级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一。围绕大气科学这个中心,如何进一步打造大气象学科群,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显得至关重要。

  “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开放,需要‘打开校门办学科,打开学科办学校。’”管兆勇说,“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大气科学拓展到地学,为此进行机构改革,院系调整,破专业壁垒,建学科群,紧扣气象特色发展海洋、水文、地理、遥感、信息等学科。”

  海洋学科与“气象”交叉融合后的飞速发展,就是其中的样本。目前,独立运行仅6年的南信大海洋科学学院,已经拿下6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多次获得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其学科水平一跃进入“国家队”,乃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隔着屏幕,耶鲁大学—南信大大气环境中心美方主任李旭辉告诉记者,从2011年7月机构成立起,每个星期五上午,他都会主持国内外全体中心成员参加的视频会议。2014年7月,该中心手机彩票网城市热岛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刊发。李旭辉高兴地说:“通过国际协同,7年来中心共发表高质量SCI论文102篇。”

  近年来,南信大与耶鲁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共建气候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3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为多学科协同创新、创造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打造了新高地。

  通过一系列协同创新“组合拳”,南信大的学科发展汇聚了各方资源,产生了整体效应。气象装备、通讯工程等8个学科获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实现了本科专业全覆盖。

  拓展边界,百舸争流敢为先

  近年来,南信大不断拓展发展边界,核心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多个工程专项等现代气象业务软件系统建设项目;研发了“现代短期气象预报工作平台”“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气象专业软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南信大正成为多个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智库。”南信大校长李北群介绍,这些系统软件(产品)部分已在不同领域和地方气象部门正式运行,部分正在相关单位试运行、验证和定型中。

  今年5月,南信大与全球最大的天气手机彩票网类平台墨迹天气签约共建“智慧气象”研究中心,并联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瞄准人工智能和现代气象业务领域国际前沿,创新打造气象手机彩票网的利器。

  南信大始终紧贴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今年4月,该校廖宏教授一篇手机彩票网“雾霾”的文章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两年前,廖宏团队与环保机构合作开展PM2.5达标规划的情景模拟研究,今年团队又与南京市展开了臭氧和PM2.5的协同达标可行性研究。“我们的科技研究成果更多是作为一种科技支撑,为减排手机彩票网或者为国家政策手机彩票网。”廖宏说。

  以一流学科为支撑,南信大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近年来,学校先后主办“陆面过程与气候”“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国际会议”等数十场高端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

  今年4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会议在南信大召开。这是全球变化研究中最为著名的一项国际性计划,开展39年来,首次在中国高校举办。“我1995年就曾在南信大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任教,20多年间数次来到中国。”开幕式上,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埃琳娜深情地回忆起自己与南信大的渊源。

  她提及的培训中心位于南信大校园的东南角,是我国唯一、全球规模最大、培训水平名列前茅的世界气象组织培训中心。中心门外,100多面旗帜迎风飘扬。这是该校为155个国家和地区培养3400多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见证,也是学校协同国内外各方力量快速发展的象征。

  “学校将秉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李北群说。(本报记者 赵建春 缪志聪 通讯员 陈涛 贾冰)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