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手机彩票网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具体举措,要求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切实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通过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造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队伍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手机彩票网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坦言,近年来,存在有的地方和学校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部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能很好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师德为先,优先保障,改革创新和统筹推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思政课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大幅提高,铸魂育人实效显著增强。逐步形成评价合理、激励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成长发展通道更加顺畅,岗位吸引力明显增强。
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健全准入和退出制度
对于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意见》从建立轮训制度、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源头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制定出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方面,《意见》提出,要引领思政课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健全专题培训制度,重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促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加强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教法培训,引入中小学思政课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意见》要求,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相关专业建设,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课程设置,改进培养方式,提升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合格的思政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源头储备。支持师范院校不断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加大优质思政课教师供给。
此外,还要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教师走进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实践。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团队建设,每年遴选一批国家级示范团队,确保每个团队涵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
在完善编制保障方面,《意见》提出,核定或调整中小学编制时应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情况,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小学低、中年级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高年级思政课教师应以专职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提升专职配备比例。
同时,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把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按相关要求从严处理,不得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外,须及时调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
改革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改革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成为《意见》的一大亮点。
《意见》提出,制定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要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导向,拓宽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认定范畴,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弊端。保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时事教育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记入工作量。
同时,要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作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奖评优、培养培训的依据。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和办法,可实行单列评审,保证中、高级职称评审比例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并向一线教师倾斜。
《意见》要求,要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树立教学改革标兵,激励教师聚焦育人实效苦练内功。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推进国家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各学校要把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台落实本文件的具体实施办法。同时,还要强化经费保障、完善督导评估、促进社会参与。(本报记者 陈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