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湘西丘陵的群山深处,十八弯的山路,25公里的路程,我们的汽车走了足足两个小时。一年前,油洋乡中心小学校长严佳明请人从县城开车接来了90后乡村教师向立华。
这是暌违六载的回归。6年前,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向立华离开油洋乡中学时,对着老师同学们说:“我会回来当一名教师,把爱奉献给家乡的孩子们。”
在油洋乡,做教师是百姓眼里吃公粮的“铁饭碗”,但生活规律、岁月静好不是向立华的追求。身在偏远乡村、捧着“铁饭碗”的他,作息与大城市里拼搏的同龄人无异,制作课件、批改作业、起草活动方案,每天都要忙到午夜。半年后,他所带的二年(1)班的成绩闯进了所在的桥江片区的前列,他负责的学校关工委、少先队则先后被评为怀化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立华以校为家,是个拼命三郎。”严佳明说。
7岁母亲去世,11岁父亲去世,年幼的向立华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一边照顾年近80岁的奶奶,一边努力学习。乡亲的接济、学校的照顾、爱心人士的帮助,让向立华对乡土有着深深的感激。大学毕业时,他有机会到深圳、长沙的企业里工作,也可以留在县城学校。但向立华牵挂着家乡那些和他一样的贫困孩子。“我的命运是在这里改变的,我们从农村来,更应该到农村去。”
在油洋乡西邻,出生于1994年的舒茂蓉已经在桥江镇中学工作3年了。校学生会副主席、院团总支办公室主任、连续4年获得一等奖学金,舒茂蓉曾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风云人物”。很多人认为,能力强、人缘广的她是不会甘心回乡从教的。“也有过迷茫,想过考研,也想过留在长沙。但作为独生女,回到父母身边、照顾好父母是我最大的心愿。”
“等你慢慢融入一个地方,就会被它感动。从孩子们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2016年,舒茂蓉在溆浦县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一举夺魁。如今,她的工资已经从实习期的1000多元涨到4000多元,其中,有500多元是针对乡村教师的补贴。“我们为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向艰苦学校教师和大学生发放地区性补贴和人才津贴,最高可达700元。”溆浦县教育局局长严安民介绍。
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等八项举措,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广西当年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2.43亿元,江西安排6.6亿专项资金提高乡村教师特殊津贴、建设教师周转房、进行教师培训。中央财政在2015年、2016年分别下达奖补资金22.8亿元、29.8亿元用于680个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有的地区每月生活补助可达上千元。网友眼里“最无争议的涨薪”,映出了“铁饭碗”的分量。
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实施改革,明确将“国培计划”所有投入聚焦于330万乡村教师;2016年教师节,我国首次为乡村从教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2017年,教育部再次招聘“特岗计划”教师8万人,充实乡村教师队伍。
随着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越来越重视,乡村教师“铁饭碗”的成色还在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的天地变得更加广阔。这个暑假,舒茂蓉赴香港参加了教师专业培训,聆听香港大学专家的指导,参观学习香港学校的教育教学。“我希望致力于农村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寻求更好的发展。”她说。
对于这些回乡从教的90后,“铁饭碗”的分量在哪里?也许是感恩、责任,或许是梦想、希望,或者是萦挂于怀的亲情和陪伴。但对生养他们的乡土来说,有这“铁饭碗”在,乡村的孩子便有学上,乡村的文脉便不会凋敝,绿水青山便得弦歌不绝。(本报记者 刘博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