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彩票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彩票网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在全国高教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引导青年学生踏实谋事做人 在时代大潮中展现青春力量

2017-08-18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北京8月17日讯 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连日来,回信在全国高教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各高校积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回信精神,交流讨论学习感想。师生们表示,要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承办学校,8月15日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组织大赛筹备组工作人员、“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团队代表和部分师生代表集体收看手机彩票网联播,并组织召开三场座谈会,认真学习回信精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说,总书记的回信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深刻阐明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学校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站在国家改革发展的高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度,办好本届大赛,为广大同学了解国情民情、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搭建广阔平台。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说,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厚望。作为肩负着立德树人职能的教育部门,我们要将学习回信精神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好、落实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回信精神,做好“四个手机彩票网”,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我们要时刻牢记大学使命、砥砺前进。要继续坚持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做优秀青年的引路人,使青年的个性和才华得以充分发挥;要引领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带领他们扎根祖国热土、立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抓住大好机遇,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踏踏实实谋事做人,在时代大潮中展现青春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精神所体现的坚定信仰和使命意识始终流淌在一代代人大人的红色血脉里。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激励青春梦,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复旦大学今年6月份正式发布了《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其核心要素之一,就是通过“2+X”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全过程。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说,总书记的回信让广大复旦学子振奋,也让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复旦将依托学科综合优势,构建优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使学子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实现自身价值。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说,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亲自联系浙江大学,并18次来校调研指导。浙江大学一定按照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继续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革故鼎新、开物前民,巩固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一流创新人才,为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认为,大学最重要的职责是人才培养,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家“双创”政策的积极响应和重要支持。总书记的回信既给当代青年大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也赋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历来重视青年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说,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青年学子的理想也一定能伴着中国梦的实现而实现。

  上海财经大学10年来坚持组织在校生于暑期深入农村开展“千村调查”,先后有1.6万余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国农村农业发展情况,‘千村调查’转化了不少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这也是践行总书记所说的扎根中国大地的具体举措。”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创业学院院长刘兰娟说。

  “在日常工作中,我要鼓励学生在科研创新中增长智慧,也要引导学生扎根祖国大地,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紧密相连,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现实的创业项目,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李一苇说。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荣说:“创新创业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创业不是刻板的文字与定义,不是抽象的概念与逻辑,必须要通过了解社会现实、将奇思妙想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产品,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扬州大学师生表示,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大家要化知识为“双创”力量,深入基层、走进社会,创造并实现青春价值,勇担时代使命,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统稿:本报记者 李澈 采写:本报记者 李薇薇 冯丽 董少校 通讯员 陆婷婷)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