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用之变”,提高实战能力
所谓“语用之变”,指近些年来考试评价强调“语言运用”而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基于真实情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重视语文学习的“实用”。
真实情境很重要。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并指出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来进行考试、测评。研究2017年之后的高考试题,“真实情境”越来越受关注。比如现在已成“标配”的多文本阅读,相比之前的单篇文章阅读,它更贴近信息时代真实的阅读状态。2021年测试卷在“现代文阅读Ⅱ”中选用了金克木先生的《国文教员》后,又加一个“文本二”,即金先生对自己这篇《国文教员》的“评曰”短文,对小品文的“文体”进行说明。这种前所未有的文本组合,更贴近真实的阅读情境。
实用倾向要留心。2017年版课标用“综合性”“实践性”两个词指明了高中语文学习特点,也凸显了语言文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相比2020年及之前的全国卷,2020年山东卷(即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2021年测试卷(即2021年江苏、重庆等8省市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不再把“现代文阅读Ⅰ”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块内容,之前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也变成“现代文阅读Ⅱ”。这种不同文体的变化,就是阅读讲求“实用”的体现,相比文体,文章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才是阅读重点。更不用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连贯填写”“病句修改”“手机彩票网压缩”等题目考查“真实运用”特点了。
值得留心的是,“语用之变”带来了题型的变化。比如2020年山东卷和2021年测试卷,在“语言文字运用”的5道题中,除了病句修改,其他4道题都不相同。山东卷题型分别为选择破折号作用、分析比喻特点、比较改写效果、手机彩票网压缩,测试卷分别是选择填写语句、选择修辞手法、据语境填写语句、概括段意。这种大幅度的题型变化,在之前的高考试卷中是不可想象的。从“语用”角度看,善变且无套路,才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形态。
这种变化意味着,试卷中出现陌生的文本内容和没见过的题型将成为常态。这提醒我们,最后阶段的复习,应多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实战”,切实提升自己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细求稳,巩固已有学习成果
所谓“语基之常”,可以理解为高考试卷中相对“语用之变”而言比较稳定的对情境要求不很敏感的考试内容,像古代诗文阅读、默写,写作能力的考查等。如果说针对“语用之变”需要的是随机应变,那么“语基之常”则是求细求稳。
梳理知识不可少。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对绝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期待着去学习更新、更多的内容以提升自己的成绩,恐怕是来不及也不划算的做法。巩固已有知识和学习成果无疑更有效。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应该把梳理作为特别重要的学习方式,简单的梳理如默写题,要把高中阶段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从头到尾再仔细背默,梳理其中自己觉得还有可能写不准确的诗句,作为重点背默内容,加以“精准记背”;稍微复杂的如古诗文阅读部分,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内容考查范围广阔,似乎漫无边际,但古文阅读具有“滚雪球”式的知识积累特点,古诗鉴赏的考查点也往往脱离不了“读懂它”“说好处”两个方面,在思想情感以及语言、手法、结构等方面的考查、考法也比较常规、常见,梳理之前做过的试题,有助于提升对古诗鉴赏的敏感度,提高答案的准确度。当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分门别类梳理一些写作素材、社会生活新现象,以开阔眼界,打开思维。
避免失误即提分。应坚决摒弃在最后复习阶段甚至考场上“短时提分”或“超常发挥”的幻想,正确的做法是在脚踏实地做好梳理的同时,认真思考在答题时可能存在的失分点,寻找应对之策,尽可能避免不应有的失误,稳住成绩“基本面”。比如写作题,首先要做的便是避免得低分,避免出现所谓的偏题乃至离题的现象。应试作文与自由写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在“做题”,甚至就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即使这是一道“不少于800字”的“论述题”。高考作文确实不是“当场写”的,像“扣题”的技巧、论述文大致的思路等,确实可以提前准备。但写作复习不可抱有“套作”的侥幸心理,因为我们承担不起失误带来的风险。面对作文题要做到既不慌张也不冒险,至于如何稳中求进,努力多得几分,则是另一方面的事了。
这提醒我们,相比灵活多变的“语用”,梳理古代诗文知识,形成相对稳定的答题思路,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其复习效果更为切实。
总而言之,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要有“当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策略;面对熟悉的题目,则不要掉以轻心,要重视答案的准确和全面。那么,无论题目是“常”是“变”,都可从容面对。(浙江省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黄华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