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人物小传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被北京市授予“人民教师”称号。2014年获“吴玉章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第四届“教学大师奖”。
中国教育报:您是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的?
顾明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四有”好老师,2016年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提出“四个引路人”,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代表致信中,提到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论述,反映了新时代对教师理想信念、人格品质、专业修养、教育态度、教育能力的全面要求。
中国教育报: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顾明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传承发扬了中国知识分子和历代教育家的优秀传统。我国历代知识分子都心有大我、胸怀天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历代教育家都乐教爱生、具有仁爱之心,如陶行知所说“爱满天下”。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的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生是新生力量。教师不光要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考虑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锤炼成长,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真实本领、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请结合您的工作经历谈一谈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内涵。
顾明远: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最大的成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那么学生的成长要靠什么?要靠教师的教书育人。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践行教育家精神。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应该不断锤炼、磨炼自己的课堂,使教学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健全人格。
坚守在乡村最艰苦的地方,也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乡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短板,也是教育发展的重点,我们要更多地把眼光放到乡村,帮助乡村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有1800多万名教师,不可能每名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是教育家精神要在每一名教师身上都能体现出来。特别是我们有一批年轻教师,他们更应该以教育家精神勉励引领自己,把自己锤炼为一名优秀教师。
中国教育报: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是怎么样的?您对青年教师有何嘱托?
顾明远: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需要做好“意愿、锤炼、学习、创新、收获”五项修炼。
第一项修炼是意愿。首先要有当教师、当好教师的意愿,要热爱教育、热爱儿童。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它关系到一个儿童的一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往大了说,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未来。所以,要把教师当作一个很重要很光荣的职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
第二项修炼是锤炼。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遇到问题时要会思考,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要经历锤炼慢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三项修炼是学习。遇到困难和问题怎么办?要向老教师学习教育经验,向书本学习教学方法。在校期间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等遇到问题时再去翻翻书本,也会领会一些教育真谛。
第四项修炼是创新。教师要注重创新,比如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不是把公开课照搬到自己的课堂,而是要有所领悟和创新。教育是一个日日新、月月新的工作,教师每年都会遇到新学生,因此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方法。
第五项修炼是收获。看到学生成长成才,这是教师最大的收获。有了收获也要修炼,不是说评上了高级职称就躺平了,还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当教师有了收获,反而要促进自己更加努力,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教育报:您觉得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家精神的感召、引领作用?
顾明远:有些年轻教师在选择职业之初,仅仅把教师职业看成一个谋生的职业。作为校长要引领年轻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光荣性,教师不是一般谋生的职业,是培养人的心灵的职业,是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民族的未来的事业。绝大多数的教师是热爱教育工作的,他们是可以锤炼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在于校长要引导帮助年轻教师成长,逐渐培养年轻教师成为优秀教师。
我国有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我认为优秀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我希望优秀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同时要深入挖掘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优秀教师的事迹,助力更多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涌现。
教育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是要永远走下去的。我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健康地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希望全社会都要切实尊重教育、尊重教师。(本报记者 贾文艺 冀晓萍 采访整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