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
言传身教,做务实纯粹的教育工作者
1979年,我考上了成都农机学院(现西华大学)铸造专业。那时刚恢复高考,老师们热情高涨,全心育人。记得1982年秋,我们到湖北十堰二汽生产车间实习,近两个月时间,教研室全体骨干专业课教师,包括两名年近六十的老教授,白天跟我们一起进车间,晚上和我们一样摊开铺盖卷睡在厂里的桌子上。老师们这种深入一线、不辞劳苦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1992年,我博士后出站到北航材料系工作,成了一名大学教师。教研室有位老教授叫谢希文,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令人起敬。比如,看见桌上有一台光学显微镜,谢先生就能随口给我们讲解显微镜及光学镜头制造的原理。那些枯燥的知识,经他一讲生动又透彻,大家都受益匪浅。我意识到,要想当个好老师,扎实的学识非常重要。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无论何时,务实严谨的作风不能丢。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但教师润物无声、言传身教的影响越发重要。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我向来对学生们很严格,只为对得起他们叫我的一声“老师”。
科研也是育人。20多年来,我和团队师生全年无休、日夜轮替,只想一件事——突破技术壁垒,填补国家重大装备工程应用空白。师生们忘我投入,对无暇发表论文、推迟博士毕业、耽误职称晋升等并不介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种情怀和精神,要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教师李银环:
“四舍”情怀,为残障孩子撑起晴空
1988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通州区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开启了我的特教人生。
1994年7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鲜艳的党旗下,老校长郑重地对我说:“干特教要舍得吃苦、舍得清贫、舍得寂寞、舍得荣誉。”从此,“四舍”成了我的座右铭。
在我眼里,每个残障孩子都是未发芽的种子,都能通过教育绽放光彩。记得有个叫小龙的学生,来学校快一个月了,还不认识自己的班级、老师和同学;亲人来接他,他没有一点反应;学习上,更是什么也不配合,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孩子“只能这样了”。
我不愿放弃。一有空,我就来到小龙身边,从最简单的数数开始训练,还教他认识各种图片。渐渐地,他学会了数数、计算、认字、读书。我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为了让残障孩子们成长为刚健自信的有为之人,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这些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加强了对我们特教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我先后获评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这让我更加不敢懈怠,立志用智慧与热爱为残障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时代楷模、贵州省台江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陈立群:
树人立志,教育唤起精气神
2001年,我在浙江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宏志班”,生源来自杭州市辖各县市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贫困生源日益减少,各县区教育趋于均衡,10年前,长河高中宏志班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招生。
2016年,在全国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我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台江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这所学校是一所事实上的“宏志校”。
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办好学校,师生精气神要有明显提升,办学质量要有显著进步;培养好当地干部和教师,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好老师”队伍,增强民族地区教育的“造血”功能;开展积极进取的文化引领。
任何学习,识得的是“知”,习得的是“术”,悟得的是“道”,没有顽强的斗志,很难坚持下来。学校开展“三志教育”活动,通过营造励志氛围、举行励志仪式、讲述励志故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百般难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激发高昂志气,养成高雅志趣。有的学生北京游学回来后说,大山可以挡住我的视线,但挡不住我的梦想;可以局限我的阅历,但限不住我的斗志。学生邰凤在作文中写道:“人穷穷一时,心穷穷一世;物质的匮乏不是贫困,精神的贫瘠才是永远的贫穷。”
2017年高考后,我们组织教师到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送喜报、放鞭炮,让百姓们觉得考上大学很光荣。受此影响,2019年开始,一些苗寨自发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开庆功会,给学生和家长佩戴大红花、发放奖学金。
最近重返台江,县里的干部和学校老师告诉我,过去村寨里的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总离不开喝米酒、抓金鸡;现在,大多谈论谁家娃考上了大学、考上了高中,尊师重教的良好民风已初步形成。
八年来,杭州到贵州的高铁,我坐了100多个来回。每每想到台江一个17万人口的小县城,已有5000多名学生考上了本科院校,我就特别开心。
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刘少坤:
启智润心,打开职教新天地
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计算机。那个暑假,我反复研读教材,作了很多准备。然而,真正上第一节课时,粉笔断了三次,后背都湿透了。原来,做一名好老师这么不容易!从此,我上课前早早就到教室,与学生“聊天”、捕捉“学情”,下课后,收取学生写下课堂感受的小纸条,寻找自身不足、分析学生诉求。后来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学情分析“如虎添翼”,我在心中为每位学生画了像,对他们的爱好、弱点、强项了如指掌。终于,学生们认可了我这个“知心人”!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不自信,除了学习,我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爱是“启智润心”的钥匙,学生们感受到了爱,脸上有了自信、心里有了自律、骨子里有了坚强,重新变得阳光开朗。我欣喜地看到,一届届学生找到了事业的方向,创造了人生的价值。
一路走来,我见证了职业教育的蒸蒸日上。10年前,我去德国高校,被先进的实验室所震撼;10年后,德国教师来到我们学院,惊讶于实训基地设备的先进。这个变化,只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越来越好的职业教育,正在改变业界知名企业的人才观,打破了许多企业“只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惯例,华为、IBM、浪潮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向职业教育抛来橄榄枝。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职教学生也能打开新天地。(本报记者 刘博超采访整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