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印江县成功入选全省唯一一个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国家级试点。入选以来,印江县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强保障、优布局、扩资源、提质量”目标,探索构建“四个机制”,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一、完善普惠性资源供给机制,资源布局更加合理
一是科学规划资源布局。统筹人口变化与城乡发展趋势,动态调整幼儿园布局。同时,对城乡幼儿园进行了提质升级改造,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更加优化。二是扩增公办学位供给。2024年新增城乡公办园2所,增加学位540个;2025年民生项目“十一幼”建成后,再增学位360个。三是强化普惠资源覆盖。构建“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普惠体系,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9.89个百分点,普惠率达96.95%。
二、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办园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加大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提高力度。制定试点期内每年按照10%标准提升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机制,2024年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从600元/生·年提高至660元/生·年,2025年提高至720元/生·年,有力保障了园所运转。二是加大普惠性民办园补助力度。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生均经费梯级奖补制度,根据年检结果分别按照300元/生·年、200元/生·年、100元/生·年标准给予奖补,民办园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加大幼儿园财务监管力度。实行“四统一户”制度,督促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民办园按照《贵州省规范民办教育收费行为暂行办法》备案收费,坚决遏制幼儿园过高收费、过度逐利,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三、完善幼儿师资补充机制,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创新编制供给方式。印发《印江县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动态管理办法》,2024年,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调剂90个编制到学前教育;2025年,拟再次调剂划转学前教育编制100个,实现公办园教师“全员编制内”“零临聘教师”。二是多渠道补充师资。通过“特岗计划”、优师专项计划、事业单位招聘等招聘渠道,2024年新增公办园教师40名,保健医生4名。2025年,计划招聘学前教育教师50名,保健医生5名。三是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国培引领、省培支撑、校本扎根”三级培训体系,年均培训教师800人次,实现全员覆盖。同步配强管理队伍,推动幼儿园管理规范化。
四、完善质量提升支持机制,均衡发展稳步推进
一是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制定《印江县学前教育“三个全覆盖”工作计划》,依托优质园辐射引领薄弱园办园质量提升,有效缩小城乡园际质量差距。二是构建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平台。持续完善内涵发展促质量提升机制,围绕机制、环境、教研、课程、家校园社、评价6个方面,初步构建了“六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新模式,幼儿园“小学化”和一年级“陌生感”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一年来,“政府善为、园所善治、家庭善引”三线发力,实现了三个“明显提升”。一是普及普惠水平明显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2023年分别提升了0.42、1.71、9.89个百分点。二是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实验期内,新增市、县级示范幼儿园14所,全县示范幼儿园占比达82%。三是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构建家园共育机制,通过开展幼儿家长“三走进”(走进园所、走进教室、走进食堂)、“三参与”(参与课程建设、参与特色活动、参与膳食管理)等活动,线上、线下测评群众满意度从2023年的83.8%提升到2024年的95.6%。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幼有善育”目标,持续深化试点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贵州样板、印江经验”。(贵州省印江县教育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