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彩票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彩票网

上海市聚焦立德树人,力促优质均衡,深化综合改革——

奋进在教育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

2019-06-2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时代洪流奔腾浩荡,教育改革潮涌东方。

  上海,一座背靠亚洲大陆、面向广袤太平洋的国际化大都市,以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与丰厚实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来了,心头装着一个疑问:上海的初中学校在全球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独占鳌头,凭什么?一批一批的英国教师来到上海,一批一批的上海教师前往英国。个中缘由在于,英国政府想要学习借鉴上海的数学教育经验。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成为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代表。她是上海教育的骄傲,也堪为中国教师的楷模。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同样是上海教育人的内在品质与前行姿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上海教育界砥砺求索,聚焦立德树人,力促优质均衡,深化综合改革,奋进在教育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从高考改革到幼有所育,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从新优质学校到职业体验日,上海锐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栋梁之材,描绘着秀美的时代教育画卷。

  理想信念教育植根课堂,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古香古色的华东政法大学交谊楼,是1949年陈毅率解放军进驻上海的第一宿营地,也是重温红色记忆的生动课堂。不久前,军史学家刘统教授携新书《战上海》来到这里,与师生们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同上一堂课”活动。

  解放上海,让这座当时有着500万人口的东方大城市恢复生机,共产党人做到了,一种郁勃的奋进精神穿越70年时光,闪动着亮色,流进学生心田。

  课堂是育人主渠道。上海各级教育部门按照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理念,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抓教材、抓教改、抓教师、抓协同,将理想信念教育植根于课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课,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课,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课,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课,上海建桥学院“奉献中国”课……60多门以“中国”命名的思政课选修课程在上海所有高校开设起来,既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又牢牢把握时代发展主题,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灵活的授课方式、切中现实的教学内容带来新颖别致的学习体验,受到学生追捧。

  作为“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的发祥地,上海大学2014年推出“大国方略”课,后陆续开设“创新中国”“人工智能”等9门课程,多种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该校还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大学英语”“爱情心理密码”等课程成为理想信念的载体。

  如今,已在上海高校全覆盖的“中国系列”课程正逐步向中小学延伸。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说,上海积极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开设“中国系列”课程,力求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转化为适合各学段特点的课程体系,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学生内心。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的事,也是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的事。上海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综合素养课以及专业课的价值使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变化的不仅是语序,更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性生态正在形成。中小学也形成了以思政课为核心、其他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德育课程体系。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上海中小学校和教师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认识在提高,立德树人总目标贯穿各种教育活动,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以往或多或少被边缘化的美育、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

  奉贤区曙光中学的学生们来到新辟的农垦基地,栽下第一批果树。这片占地6.5亩的沃土划分为蔬菜区、果树区、绿植区、暖棚区,不仅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大课堂,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新平台。

  普陀区教育局与海上印社合作开展“篆刻艺术进校园”活动,篆刻家每周一次为中小学生讲授篆刻,参加的学校已从2所扩展到5所。

  曹杨二中每年组织学生进行考察实践活动,高一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生存训练,高二去甘肃会宁、河南兰考学农考察,高三去嘉兴南湖举行成人仪式……魅力课堂从屋檐下延伸到广阔社会。

  职业教育同样把德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表示:“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通过校企融合、强化实训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涵育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理想是前行道路上的明灯,信仰之光在上海莘莘学子的心头闪耀。

  回应百姓现实教育关切,让家门口的学校强起来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一端连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端连着老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殷切期盼。

  “这几年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3月14日,九十高龄的于漪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动情地说,“上海教育有真举措、好做法,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上的居民享受着跟上海市区一样的教育品质。今年9月,以儿童自由剧教育为特色的崇明莺莺幼儿园,将开办第四个园区江帆园。新幼儿园效果图甫一公布,就引起家长网友的热议——“支持公立幼儿园,优质办学!”“莺莺幼儿园,我家孩子当初的幼儿园,里面的老师很棒。”

  上海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政府主动承担责任,执政为民的宗旨不曾动摇。通过优化规划布局、丰富供给,上海持续满足着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

  上海1591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有990所,占比62.2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比例,而且公办幼儿园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目前,上海普惠性幼儿园已达80%,率先完成了全国面向2020年的目标。

  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这是市民的期待,也是教育的梦想。上海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资源共享,以制度创新力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2015年,上海启动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五项标准”,推进学校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标准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均等化和升级。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一项项得力举措,让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效的课程教学、优质的教师资源实现共享和辐射。目前,上海已建设190个学区、集团,覆盖7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

  义务教育学校“公弱民强”是国内许多地方乃至发达国家面临的教育境况。在上海小学教育质量普遍高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公办初中办学水平、增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成为一个富有紧迫性的教育命题。

  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应运而生。2018年,上海选取116所公办初中作为强校工程实验校,后增加第二批12所,通过3至5年的建设周期,聚焦问题补短板,促进公办初中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欲要学校强,必先教师强。强校工程与“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紧密结合,让每一所强校工程实验校都拥有1名市级名校长、2名名师,各区通过调配校长和骨干教师资源,加强有潜力校长和教师的培育,加紧配齐或申报名校长名师。

  在政策的高强度引导下,众多优质资源专业力量成为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支撑。目前已有26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5所优质品牌公办初中、15所优质民办学校、4所区教育学院和1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校参与到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支持带动之中。

  上海还实施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成立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开展研究,提供专业指导手机彩票网,以项目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主动作为和专业自觉。项目重点关注义务教育阶段“不靠政策靠创新、不靠生源靠师资、不靠负担靠科学”的普通公办学校,市级项目校从开始的43所增加到目前的94所,并逐步扩展到各区的近300所,切实做到“抬高底部”。

  自家孩子就读的学校是老百姓感受得到的教育脉搏。这几年,“家门口的好学校”的说法在上海流行开来,稳健的改革带给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实惠。

  全面优化布局提升质量,手机彩票网社会争创世界一流

  海纳百川,大气谦和,上海是世界的上海;雄踞万里长江入海口,上海首先是中国的上海。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面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呼声,上海教育何为?

  放眼浦江两岸,上海教育人正在书写着立地顶天的教育答卷。

  “立地”,是强化教育内功,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热切期盼;“顶天”,是争创世界一流,占据若干领域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国际制高点。与此同时,广泛与外部开展合作,让沸腾的教育热量辐射长三角、惠及中西部。

  说起高考,人们一定对这些表述感到似曾相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等。

  上海抓住高考这个教育改革的“牛鼻子”,2014年到2017年率先推行高考新政,革除一考定终身让学生承受过大压力、过于重视分数而忽略综合素养等积弊,以全新的理念、精细的举措、稳妥的实施营造出教育新局面: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参考,引领高中素质教育课程化、制度化,全市建起1900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供超过71万个实践岗位;春招改革深入推进,外语一年两考,一本二本合并,扭转“一考定终身”,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助推高校特色办学;实行“3+3”考试科目,打破文理分科,分层走班在高中学校全面实施,带来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精细化……

  新高考这一招,让上海教育整盘棋都走活了。

  职业教育开门办学,优化布局结构,不仅在普职融合中收获社会美誉度,而且以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实践赢得在教育版图的存在感。

  从2014年开始,上海每年春夏之际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职业院校开放实训中心,为中小学生搭建起多元学习互动平台,在生动多彩的体验中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职业教育也由此塑造新潮、开放的社会形象。

  “商贸旅游学校每年把学生的营销节和面向社会的职业体验日合并举办,不仅让学生得到营销锻炼,打造出职业体验的品牌,而且借此机会提升学校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李小华说。

  上海职业教育致力于手机彩票网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需求,着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紧布局新兴产业。在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看来,要推动上海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必须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积极手机彩票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

  通过开展中高职贯通试点和中本贯通试点,上海有效架设起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贯通培养在每年招生规划中均占据相当比例。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为中国长远发展奠基的重大决策。上海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发展与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一流高等教育。

  上海在部市共建合作框架下,给予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配套经费和政策资源支持,并支持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的5所地方高校加快建设。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一校一策”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推行高校分类管理评价,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上海加强与长三角及中西部省份的教育合作,以同行共进的使命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去年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签署《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开启三年行动计划,三省一市率先在高教、职教、师资等若干领域深化协作、重点发力。

  上海对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新疆喀什和克拉玛依、云南、贵州遵义、重庆万州、湖北夷陵等地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工作。40名教育干部人才在西藏日喀则进行“组团式”援藏,让雪域高原的孩子享受到一流品质教育。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注重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为对口地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去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上海教育人豪情满怀,走得从容而自信。(本报记者 金志明 董少校)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