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大学几乎成为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对于千家万户和社会发展,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两天,2019第十六届上海教育博览会聚焦职业教育,全方位展示本市职业教育成果。今天上午,“迈向2035的上海职业教育”高峰论坛在教博会现场举行,与会专家聚焦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解析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抓斗大王”、改革先锋,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是一条践行工匠精神的探索之路。而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自己岗位上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到极致的精神。“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工匠、倡导工匠精神的好风气,让职业教育获得更大的重视和发展,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包起帆呼吁。
包起帆(来源/上海市教委供图)
凭着“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得最好”的一股劲,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特级校长卞建鸿带领杨浦职校的车身修理团队一次次挑战自我、奋力超越。从第42届的优胜、到43届的银牌,再到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夺金,一次次实现着上海职业教育“零”的突破。通过不断“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卞建鸿不仅“让每一位学生的职业生涯从杨浦职校起步”,更推动学校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匠摇篮”。
卞建鸿(来源/上海市教委供图)
“1982年,美国的民调显示,57%的家庭希望孩子读大学;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至92%,而中国也已进入这样的发展阶段。”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特级校长邬宪伟说,殊不知,当年,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850万家庭培养了第一批大学生。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策源地,面向未来,上海要形成努力打造职业教育的“上海模式”。“到2035年上海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建成与其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其中打造一流职业教育是关键一环。” 邬宪伟强调。
他建议,上海应打造“职教实验学院”,可以是长学制的,实现在同一个学院内,中职、高职、本科的贯通培养模式;确立产业路线,例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将此作为专业集聚路线,把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成为示范性职教集团;更应通过“1+X”证书试点、职教高考改革、学分银行建设、双师型师资建设等手段,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邬宪伟(来源/上海市教委供图)
“不能只在概念上说要把职业教育置于战略地位,而是要在想明白这些问题后,把它落实到政策与制度中。”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主任徐国庆指出,其中,教材质量是重中之重。2019年教育部批准建立了1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就有一个是职业教育。上海职业教育应当以教材开发为抓手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如今,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这点上,上海应当走在前列。”徐国庆说。(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徐国庆(来源/上海市教委供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