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间一场大雪,让大凉山深处的金阳县新寨子村变成银装素裹的雪乡。
风雪交加的寒冬,彝族村民石一洛为一天中多数时候,都和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煮饭、喝茶、聊天、听音乐、“刷”视频,闲适而安逸。火塘的上方挂着成排黄澄澄的腊肉,房间一角的“仓库”里,堆满了去年收获的洋芋。刚刚过去的2020年,他们一家收获了土豆一万多斤、白菜一万多斤,还出栏了几头大肥猪,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万元。
“过去,我们住的是土房子,一到冬天,又缺水又缺粮。”说起新寨子村的往事时,石一洛为忍不住抹眼泪,“如果没有教育上的干部来帮助我们,今天的日子做梦都不敢想!”
石一洛为所说的“教育上的干部”,是西南石油大学派驻新寨子村的第一书记。2016年以来,4名教师先后来到新寨子村,充分发挥教育智慧,用“三步走”帮助当地彝族村民摆脱了思想束缚,激发了致富奔小康的动力。
大凉山全面脱贫摘帽后的第一个春节就要来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人故事?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新寨子村,感受到了这座彝家村寨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从金阳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爬升,40多分钟到达山顶,眼前豁然开朗。连片的梯田被积雪覆盖,梯田的最高点,是依山而建、白墙黑瓦的彝家新寨,在白雪的映衬下,宛如仙境。
同行的西南石油大学派驻新寨子村第一任第一书记、教师袁成告诉记者,2016年1月,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画面完全不是这样:泥泞、脏乱的通村路,低矮、潮湿的土坯房,一棵大树就是一间“厕所”,有的家庭人和牛马共居一室……
培修道路、新建厕所、寻找水源……帮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可一个意外让袁成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原来,为了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产业,学校给贫困户捐赠了“扶贫鸡”和“扶贫猪”。可没过多久,这些仔鸡、小猪离奇失踪,袁成追问之下才发现被吃掉了。
坐落于高山之巅的新寨子村,交通不便,长时间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当地群众对生活缺少目标,更缺少计划和安排。袁成和学校相关部门商量之后认为,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必须要同步推进。
精神扶贫怎样才能落实见效?反复商讨研究之后,西南石油大学决定变“送”为“借”,学校出资购买一头种猪和20只种鸡,无偿租借给村民喂养,租借期满后,新产出的鸡和猪归农户所有,种猪种鸡则归还给村集体。
“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石一洛为告诉记者,那次,在领到种猪和种鸡之后,签订了一份三方协议,郑重地在租借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从未搞过养殖的他,从头开始学习消毒、喂食,一点儿也不敢马虎,生怕把借来的鸡和猪养死了。
变化就在日复一日的养猪和喂鸡中发生。几年来,石一洛为带领全家起早贪黑,把一头猪发展到了十几头,成为村里最大的养殖户。同时,他还尝试种植蔬菜,土豆、白菜、萝卜,只要是当地适宜种植的,他都积极尝试,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如今,在新寨子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石一洛为一样,通过“借鸡还鸡,借猪还猪”,明白了责任与权利的意义,跨出了摆脱蒙昧的第一步。如今,“借鸡还鸡,借猪还猪”模式已在凉山州普遍推广。
从“等、靠、要”到“试、拼、闯”
记者在村里走访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村民都在自家的火塘边享受着难得的农闲时光,而有一队村民正冒着严寒在梯田中挖掘沟渠。
“过去这些田地没有灌溉的沟渠,完全靠天吃饭,遇到天旱需要人肩挑背扛,运水浇灌。”其中一个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正抓紧农闲时间挖沟渠、埋管道,“开春就能实现精细化灌溉了!”
大凉山深处的农民竟然有这样前卫的认识?正当记者感慨的时候,新寨子村第二任第一书记、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文武用一个“卖菜”的故事,讲述了村里发展产业的不易。
2018年10月19日,金阳县城的农贸市场上,来了几个文质彬彬的卖菜人。“卖菜,卖菜!新寨子的高山白菜!”带头的高个子撸起袖子帮买主挑菜、过秤,不时摘下眼镜,擦掉镜片上的露水。
这群卖菜人,正是新寨子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员,带头的是文武。“大白菜呀,地里长呀,无污染呀,有营养呀,新寨子呀,要脱贫呀,帮扶队呀,卖菜忙呀!”为了吸引买家,帮扶队员、西南石油大学教师何云还编了一首“卖菜歌”,每当摊位前一冷清,队员们就咿咿呀呀唱起来。第一书记卖白菜,在金阳县传为奇谈,几天时间,队员们就卖掉大白菜1000多公斤。
扶贫工作队为什么在市场上卖白菜?
2018年1月,文武接过袁成手中“接力棒”,继续帮扶新寨子村。当时,村民们通过种植养殖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为了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文武根据当地高山气候冬冷夏凉的特点,发展以马铃薯、白菜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并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当年秋天,新寨子村的高山生态白菜喜获丰收。
可看见成片的白菜,文武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村民以前都是广种薄收、自给自足,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收购客商来了不知如何谈价,甚至不会把蔬菜送到市场上售卖,认为那是羞耻。
村民井力史格种了两亩白菜,亩产达到了3000公斤,眼看白菜卖不出去,他便对文武说:“菜是你们让种的,值多少钱你就得赔我多少钱!”
“我是一名教师,我都可以上大街叫卖,你们为什么不可以?”文武和帮扶队员卖菜的事,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引导村民认识市场、交易的同时,也帮新寨子村蔬菜打了广告、做了推广。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只有敢试、敢拼、敢闯,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如今,在帮扶队员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寨子村走出了融入市场经济的第二步,目前已经发展了核桃2300亩、花椒2000亩,“春薯(马铃薯)秋菜(高山生态白菜)”378亩,村里的高山农产品已经走出了金阳,走出了凉山,现身高校食堂、高档餐馆和高档商超的货架,成为都市人追捧的“绿色美食”。
从“养成好习惯”到“形成好风气”
2020年春天,位于成都新都区的西南石油大学校园内,春光灿烂、繁花似锦。新寨子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许军,在朋友圈“晒”了一张校园里盛开的玉兰花。
一位村民在评论中说:“许书记,这花要是种在我们村口,一定很美!”
看到这样的评论,许军心潮澎湃,从以前的脏乱差,到如今能欣赏美、追求美,“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2020年到2021年是许军担任第一书记的任期,也是凉山彝区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的起步和关键,如何带领新寨子村走好实现振兴的第三步,许军感觉肩上的担子很沉。
课间时分,新寨子村中心校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整齐列队,每名学生手中都拿着一个脸盆、一套牙具。这是学校今年寒假前最后一堂生活课的场景,许军和学校教师们一起,手把手教学生们打肥皂泡、搓手、刷牙……
在许军看来,美丽乡村不仅是人民富裕、产业兴旺,村民们更要有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为了让年轻一代影响老一代,许军把村里的小学作为了他传播文明的基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要帮助贫困地区修一条公路、帮困难群众建好一套房子,并不困难。但是要改变群众千百年来形成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必须下足绣花的功夫。”许军说,未来,除了要继续帮助村里发展产业,还将把引导村民“形成好风气”作为工作的重点。
许军告诉记者,去年,新寨子村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近,村里正筹划着在村庄空置的地方种上当地土生的松柏和杜鹃。“你们明年再来的时候,就是‘繁花环绕村庄,苍翠点缀楼台’啦!”(本报记者 鲁磊 通讯员 曹正 杜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