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学会普通话,长大出门走天下”“小手拉大手,共讲普通话”“彝家娃普通话顶呱呱”……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的几天里,记者发现很多地方都贴着这类普通话学习标语。
这让记者感到有些好奇:为什么凉山州的孩子们都在学普通话?普通话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渐渐有了答案。
“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在金阳县热柯觉乡丙乙底村幼教点,孩子们正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跟着辅导员的示范动作触摸身体相应的位置。
然而,这并不是单纯的儿歌,甚至不是简单的户外活动,它还被赋予了普通话教学的使命。
时间回到2018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强化帮扶措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也为在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简称“学前学普”)行动探索路径,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学前学普”行动试点工作。
2018年,“学前学普”行动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幼教点、安宁河谷6县(市)民族乡镇幼教点进行第一阶段先行试点,覆盖村级幼教点2724个,惠及幼儿11.28万人。2019年9月,“学前学普”行动在凉山全州所有幼儿园、幼教点全面实施。
“学前阶段开始学普通话,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好。”许多凉山州的教师都这样认为。
然而,对不少彝族孩子来说,学普通话相当于学一门“外语”,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孩子学,都并不轻松。
吉子只友是金阳县丝窝乡尼波洛村幼教点辅导员,他记得,刚开始,他用手比画、唱歌、游戏……能想到的办法都用尽了,可一整天过去了,一个“男”字,孩子们还是没能学会。
辅导员的普遍做法,往往是先说一句普通话,再翻译成彝语。同时,为了促进孩子们理解,他们还得拼命想点子,用图片、歌曲、表情、肢体语言……
正是这些辅导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这些彝族孩子在进小学前基本上都完成了“语言关”。
2019年6月,凉山州在试点范围第一次开展在园儿童普通话达标自查,县级全员普测合格率达73.5%,当年进入小学的儿童合格率达到99.23%。2020年1月,对行动全覆盖后的学前儿童普通话中期测评数据显示,入园半年的儿童普通话合格率(82.62%)比入园时合格率(50.01%)提升了32.61个百分点,其中幼教点儿童的合格率提升了37.1%。
巴德张是美姑县洛俄依甘乡小学一名工作10年的语文教师,是藏族人。她记得,刚开始在村小工作时,当地还没有幼教点,孩子们大多是直接上一年级,普通话基础几乎为零。加上她本身不通彝语,与孩子们根本无法交流,必须用夸张的表情、肢体动作来辅助。她戏称自己“上课好像在跳舞”。
但近些年,随着“学前学普”的推广,巴德张明显觉得教一年级轻松多了,至少在语言上没障碍了。
因为效果明显,2019年10月,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项目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不光是学前幼儿,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崛起,凉山州青壮年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也越发高涨了。电视、网络、手机、外出打工,都成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渠道。
为满足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需要,凉山州还开创性地设立了“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项目”。这一项目往往通过各地的农民夜校完成。农民白天劳动,晚上集中到夜校里学习生产、养殖等技能,同时兼习普通话。当村民有外出务工需求时,农民夜校也会集中培训普通话。
金阳县丝窝乡尼波洛村村民阿米日火,一直想外出打工,但因为不会普通话,连火车都不知道怎么坐。幸运的是,村里开了农民夜校,普通话是必修课,再加上他的孩子从幼教点学习后回家教他,现在,阿米日火已熟练掌握普通话,并外出打工赚钱了。
学会普通话,对于凉山州的彝族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道门打开了。”金阳县丙乙底村幼教点教师火么堵美认为,学会普通话,就相当于打开了一道门,“通向了更大的世界”。
在凉山州教育局副局长包晓华看来:“如果说对于凉山州这样的民族地区,教育是真正的希望,那么,普通话应当是这一希望的起点。”(本报记者 赵彩侠 王强 余闯 单艺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