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市区56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的纯牧区,藏着曾经的佐盖多玛乡德合茂小学。这是拉毛草的故事开始的地方。
1995年,19岁的拉毛草从夏河县藏族中学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成了德合茂小学唯一的教师。这里有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最艰苦的生活条件。没通电,没通水,3个年级,六七十名学生挤在破旧的瓦房教室里。那片一望无际的无人区草甸草原是她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说是“路”,但其实没有路。穿越草甸只能靠步行或骑马,即使赶上好天气,识路的本地人也要走上两个小时。生于牧民家庭的拉毛草在这里也难以解决吃饭、取暖等基本问题,一个月只能回一趟家,240元的民办教师工资让年轻的她第一次觉得生活太不容易。
艰难的日子里,德合茂村的学生和村民成了她最亲的人。
在偏远落后的牧区,“读书”是大家眼里遥远而神圣的事情。村小来了新教师,村民们三天两头地到拉毛草的屋子前敲门。他们带来自制的糌粑、酥油,带来一筐筐柴火和牛粪供她取暖,逢年过节拉着她到家里吃饭,秋天宰牛时家家户户都记着给“拉老师”备上一份……
“想让这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过上更好的生活”,拉毛草在这里扎了根。白天教书,放学后便趁着天亮赶紧看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作品……2002年她自考上了大专。
平静而充实的10年转眼而过。2004年的秋天,草甸上的一次危机让所有人胆颤。
3匹狼拦住了拉毛草回家的路,在离她不到50米的地方,直勾勾地盯着她。“我想我完了。”拉毛草想到了此前听说的狼群攻击牧民的事情,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的她只能与3匹狼对峙着。
或许是半个小时,或许是更久,拉毛草快要崩溃了。再晚一小会儿,雾气一起,她将彻底溃败。牧民阿克桑吉的出现,终于救了她!
事后,拉毛草的母亲、朋友都极力劝她“别干了”。10年来,她也第一次有了动摇。但一闭上眼,她就会想起孩子纯真的眼睛,想起全村男女老少一声声“拉老师”……“这时阿爸和我说,不读书没文化,出门办事都不方便。你该为家乡的孩子坚持下去。”拉毛草留下了。村民感激又担心,便自发组队陪她走过无人区,一来一回就是半天。
2007年,德合茂村通了水电。2009年,德合茂小学被撤并。拉毛草调到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任教藏语文课,并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
“但我发现,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刚分到学校的大学生让拉毛草感到了压力。于是,她每天完成工作后就向别的教师请教,日复一日。
2013年,拉毛草从民办教师转正;2015年,她被评为甘南州优秀教师;2019年,她评上了中级职称,并获得“合作市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她说25年如一日,但岁月早已爬上了这位草原教师的脸颊。
她看过草原枯荣,但眼里留下的是一天天增多的学生,越来越美的学校,一个个走出大山的学生,还有曾经的学生又把孩子交给了自己……德合茂二队的村民娘去加,是拉毛草2002年教的学生完代贡的家长,他见到拉毛草仍然激动地拉着她说:“拉老师好啊!我的孩子现在在镇卫生院上班呢!”
六年级学生才增拉毛,最喜欢“拉老师脸上灿烂的笑容”。同班的德吉草说:“拉老师教我们洗脸、叠被子,我生病的时候,她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我长大了想和拉老师一样,当老师!”“我也是!”
在甘南全州脱贫的大背景里,拉毛草像草原上的一株草一样普通,书写着乡村教师平凡的故事;她又如一株草一样顽强,用知识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2017年,草甸草原上通了公路;2018年,德合茂小学的旧址上建起村大队部;2019年,道路硬化……曾经的无人区,如今发展起旅游业。佐盖多玛乡的孩子们在修葺一新的学校里朗读着课文,跳着锅庄舞,围着拉毛草笑着、闹着。他们说,等到夏天来了,山花遍野,这里别提有多美。(本报“三区三州教育行”融媒体报道组 甘南州报道组成员:苏令 尹晓军 黄鹏举 林焕新 单艺伟 杨文怿 执笔:林焕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