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彩票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彩票网

大爱无声 春风化雨育桃李

2020-09-1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发挥聪明才智,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内外。

  于是我们看到,大学教授用文学感化学生心灵,小学校长用体育磨练孩子意志,职校教师用志愿手机彩票网带给学生阳光和自信,高校辅导员用“温度”解答学生的疑惑,农村教师用刺绣“绣”出学生的眼界。

  每一份创新,都是对教育的热爱;每一滴汗水,都是对使命的担当。

  今天,让我们走近5名一线教师,感受师者的树人力量。

——编者

汤素兰:童心仁心 助力成长

  今年55岁的汤素兰是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也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亲切的“笨狼妈妈”。

  1983年,当时的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新开了一门儿童文学选修课,读大三的汤素兰去旁听。汤素兰没有想到,这次意外的旁听,居然影响了她的一生。1986年,汤素兰发表了第一篇童话《两条小溪流》。此后30多年,她创作了《笨狼的故事》等60多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成为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

  谈到如何能这么多年保持创作激情,她说:“我想通过文学把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告诉孩子,希望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

  童年的经历,深刻影响着汤素兰的人生。小时候的汤素兰是一个寂寞、胆小、循规蹈矩的小姑娘,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的范围就是小山村,上高中前连十多里外的镇上也没有单独去过。书本给了童年的汤素兰非常大的慰藉。白天上学、干农活,晚上她就借着一盏煤油灯看书,灯油燃尽,意犹未尽。

  她说,哪怕在最偏僻的地方,和书在一起,孩子就不会孤独。

  早在1993年,汤素兰就为湖南平江县偏僻的林场小学的孩子们寄去了一大包书。从那时候起,20多年来,汤素兰一直坚持为农村孩子开辟一片阅读的天空,让农村孩子能读上书,爱读书,读好书。

  后来,在民进湖南省委和湖南师大的支持下,捐书变成了建图书室。2017年,图书室命名为“素兰书屋”。目前已在各地捐建10余个书屋,捐赠图书26000多册,价值近60万元。每次捐建书屋时,汤素兰都会亲自为孩子们上一堂阅读与写作课,教他们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汤素兰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她最早的小读者有的已成家立业,有的自己也开始了写作,但她经常会收到他们的来信。

  如今的汤素兰,心里想着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与童话结缘。她在湖南师大主要讲授儿童文学课程,每堂课都精心准备,选课人数常常达到上限的150人。她说,文学是一门教会人真诚的课程,儿童文学尤其如此。

  汤素兰寄希望于同学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再一次回顾自己的成长,找到明亮的方向,“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后还能葆有童心,在身体长大之后还能注重心灵世界的成长,这样的人生无疑会更加美好”。(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蔡颂)

朱志辉:体育治校 护航三观

  麻田中心学校位于武功山脚下,在学校所在的江西省萍乡市,这里一度是最偏远的地方。

  记者到来时,校长朱志辉正带着他的“摔跤少年”们穿过操场,前往校园另一端的摔跤教室,准备训练。

  走在校园里,不断有放学的学生上前问好。朱志辉面带微笑地回应着,转头骄傲地对记者说:“你看,我们学校的孩子脸上带着自信,不像很多山里孩子那样腼腆害羞。”

  这所留守儿童占70%的农村校,一度因为偏远破旧而无人问津。直到2006年,从江西省摔跤队退役的朱志辉担任校长,开启了这所学校的“体育治校”之路。

  经过几年系统研究,朱志辉和同事们一起组建了学校的摔跤队,提出了校内摔跤运动普及计划和方案,全校学生不论年龄大小、性别都参与其中。校园内相继挂上了两个“国字号”招牌: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累计为省市级体校输送优秀摔跤运动员144人,国家队一人,成了小有名气的“摔跤学校”。

  六年级学生彭梓鑫,如今是学校摔跤队知名度最高的队员。

  在练摔跤之前,这个留守孩子特别叛逆,奶奶交代什么事情都反着做。

  二年级时,在操场上“撒野”的彭梓鑫被朱志辉看上了。

  “年纪小、有个性,非常灵活,用我们摔跤的话说就是‘有跤感’。”朱志辉打那以后一直带着彭梓鑫。

  除了摔跤技术越来越娴熟,彭梓鑫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体育是最好的教育,给孩子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成长更为重要。”朱志辉对体育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

  为普及摔跤技能,学校将“摔跤进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一、二年级安排最基本的柔韧练习与游戏,三、四年级学习基本动作,五、六年级开始实战摔跤。此外朱志辉还自创了摔跤操和摔跤舞,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摔跤运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耍得出几个摔跤动作。

  麻田中心学校摔跤队的专用健身房上写着“重在参与”4个字。“我们只是一所小学,队员们能走多远,没有人能够保证。”朱志辉坦言,“其实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概率是非常小的,有可能是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我的目标并不是希望孩子都成为专业运动员,我更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公民。”(本报记者 甘甜)

唐凌:对症施策 扶志励志

  新学期伊始,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学生处副主任唐凌又在忙着布置新学期的志愿者手机彩票网活动,“让学生做志愿者,不只是简单的劳动,而要让他们收获成就感和自信”。

  唐凌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工作十几年了,先是在团委,后来又从事学生工作。不管是带着学生做志愿者,还是开展社团活动,她都把让学生变得自信和阳光作为首要任务。“看着一批批自信满满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心里就有莫大的成就感。”唐凌说。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是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在很多人潜意识里会给中职学生打上“差生”的标签。如何让这些学生变得阳光而自信,一直是唐凌在琢磨的事情。

  10多年前,唐凌在团委工作时,每年都有很多安排学生从事志愿手机彩票网的工作。她尝试着让学生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能展示自己的技能:让幼教专业学生到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社区,教孩子们音乐、舞蹈、绘画;让计算机专业学生进社区帮市民修电脑,教退休老人用智能手机……在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过程中,学生们收获了自信。

  如今,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志愿手机彩票网已经成为一门课程,更是厦门教育界一张亮丽的名片。

  “把一项看似简单的志愿者手机彩票网活动变成课程,变成育人的载体,真正去影响孩子的心灵,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校长庄敏琦说。

  除了志愿手机彩票网,学校社团活动在唐凌看来也是重要的育人载体。她把学校社团分为公益手机彩票网、职业技能等5个类别,努力让学生在参加社团过程中增长本领,得到锻炼。

  以学校合唱团为例,社团不只是组织学生唱几首歌,老师会从基础的乐理知识入手,从发声到表达,都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其实这更像一门音乐课。

  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有一项已经持续10年的品牌活动:“寻找感动校园的你”。这项活动每年会组织评出十大感动校园学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感人事迹,有的陪着父亲戒毒,有的苦练技能成才,有的在大火中救出同学……

  作为这项活动的创办和组织者,唐凌每年都会亲自在颁奖大会上当主持人。在这场全校师生参加的大会上,现场会播放每个学生的事迹,诵读颁奖词。学生们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同学,也感动了领导和教师等所有与会者,经常有人饱含热泪看完节目。

  唐凌说,身边的榜样是活生生的,是可以触摸的,如果没有正能量,这些孩子或许会长期消沉下去,随波逐流。“我相信,经过我们教育的孩子,会是阳光的”。(本报记者 熊杰)

尚晓军:巧手翻飞 “绣”出情怀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马蹄藏族乡石峰村坐落于祁连山北麓,绿水青山,风景如画,大泉沟中心小学就在这里。

  一栋2018年新修建的3层教学楼和3栋平房是这所学校的全部家当。已扎根在这里14年的语文教师尚晓军却毫不在意,因为他想让大山里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尚晓军除了承担语文教学还做一些民间文化搜寻和整理工作,2008年,他无意间得知肃南地区的草原手工刺绣濒临失传,便暗下决心要传承和发扬这项当地传统文化。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草原手工刺绣走进了大泉沟中心小学的课堂。而后,在尚晓军指导下,刺绣社团也热火朝天地办起来了。学习刺绣和研究刺绣的过程并不容易,但看到学生们在自己指导下绣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尚晓军感到无比快乐和欣慰。

  不过尚晓军也有自己的烦恼:大泉沟中心小学只有20多名学生,想让更多人了解草原刺绣有点儿力不从心。

  2017年春天,一场“春雨”化解了尚晓军的烦恼——网络直播课堂在这所山村小学掀起了一场“互联网+教育”的变革。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为乡村学校课堂带来的神奇变化令尚晓军兴奋不已。他和学生们一起在直播间向重庆、江西等地的学生传授如何做草原手工刺绣。短短一学期,全国各地3000名学生学习到了尚晓军所教授的刺绣课程,孩子们也开阔了眼界,变得乐观开朗。

  有了这样的试水,尚晓军又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利用网络来督促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这一次,他想到了用微信群中打卡分享的办法。很快,学校阅读打卡群建好了,尚晓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阅读心得体会分享到群里。

  渐渐地,尚晓军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认可。2018年春季学期,学校以他的假期微信阅读为主举办了一场“阅读小达人”颁奖典礼。打那以后,尚晓军又有了新目标——让学生参与晨读的同时进行诗配画作……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活动让山沟里的孩子们接触到新奇的世界,他们的眼光看得更远,已不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山里娃了。(本报记者 郑芃生)

张浩清:“温度”为先 润“心”无声

  “我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专职辅导员!”张浩清自豪地说。

  2019年秋季,河南工程学院新生报到前一天,正在精心备课的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张浩清接到学院党委书记黄德金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转岗担任2019级新生专职辅导员。

  此时,张浩清已在教学岗位工作了17年,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面对学院工作的迫切需要以及大家的不理解,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尽管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困难和挑战还是不断出现。作为辅导员队伍的“新人”,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琐碎,有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高度忙碌也使他无暇顾及家庭和正上毕业班的孩子,但张浩清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王缓好!今天是你的生日,老师祝你生日快乐!你是一个自律、上进、有爱心的学生,希望你的大学生活充实、开心、收获每一天!”这是物流专业学生王缓过生日时,收到的祝福。2019级每个学生过生日时,都会收到张浩清类似的祝福或寄语。

  “只有成为离学生最近的人,才能真正做好辅导员工作。”张浩清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性档案,每周进班听课两次、走访学生宿舍两次,每两周开一次主题班会,用两个月时间和自己所带的7个新生班311名学生逐个面谈一遍……通过这些工作,他20天内就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也使他成为学生眼中“有温度的辅导员”。

  在和学生交流中,他亦师亦友,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用真情赢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老师,我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知道要不要转专业?”“老师,到大学快两个月,但我仍然感觉很迷茫。”……面对学生的疑惑和求助,张浩清耐心和学生互动、沟通,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当好学生引路人,张浩清不断思考,总结辅导员工作的心得体会,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写下了30万字的工作日志,记录下学生的点点滴滴,为学生答疑解惑。

  某个学生宿舍少了一根灯管,某个学生有胃病容易胃痉挛,某个学生经常牙疼,某个学生家庭困难有自卑心理……他边观察边记下每个细节,琐琐碎碎,温暖人心,生动诠释了一名辅导员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的责任和担当。(本报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仝泽矿)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