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周济部长在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7月7日
《教育部通报》第16期
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2004年1月中央印发了《手机彩票网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2004年8月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全面推进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手机彩票网,全面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要求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必然呼唤并催生伟大的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内在要求。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正处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会带动理论的更大突破,而理论上的突破又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很快,创新很快,但我们的理论研究、理论总结还相对滞后,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解释与概括还很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引领实践方面做的还不够,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很不相称。如何把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上升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如何把特殊的中国经验提炼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为手机彩票网党和政府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理论脱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亟待加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繁荣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加快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立足中国实践,体现中国文化、凝聚中国智慧、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要素在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当前,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同时相互间竞争也十分激烈。特别是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文化优势,推行“文化霸权”,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我们的祖辈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化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进入2l世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但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文化的背后是思想、观念、价值,其核心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复兴中华文明,急切呼唤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就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质量。大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50%,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队伍中高校教师所占的比例达80%以上。这是一支很大的队伍,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水平如何提升,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并且在指导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构建新的学科体系,中国学者应该是最有资格、最有责任和最有义务做好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现在最有资格写出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要用这些理论来教育下一代,也要用这些理论来影响世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早日完成建设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这一历史重任。
二、把握内涵,明确责任,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科研与教学结合既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落实到高校,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己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哲学社会科学,是要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部分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坚持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手机彩票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手机彩票网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战略工程中,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弘扬优良传统,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惟一正确的态度。我们国家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大国,也应该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国。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根据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勇于提出新观点,阐发新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的运用和新的发展。
(二)植根实践,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归根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我们所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植根实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推动理论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教材体系创新。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手机彩票网、为党和政府决策手机彩票网”。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结合起来,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积极回应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它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真正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切准真问题。
(三)承接传统,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发展的重要基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弘扬、发展和创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同时也成为这个民族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谋求新的发展的基点和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珍视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并发扬光大,一是要注重发挥传承文明的神圣职责,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容的研究,并根据新的实践,赋以新的内涵,使之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基于我们的先辈所积累下来的思想智慧,思考和解答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新的课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三是要承续中华民族文以载道、学以致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宝贵的学术精神,坚持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高扬学术创新精神和学术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注重与我们的文化国情、文化传统相适应,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从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更好地发挥手机彩票网人民、手机彩票网社会的重要作用。
(四)广泛借鉴,以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为丰富养料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开放的,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是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在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对待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中华民族有着积极吸纳外域文明的优秀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与外域文化交流、碰撞,积极吸收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自觉地将其熔铸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中。这是中华文化成就其灿烂和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还要全面了解世界,不仅要研究中国的问题,还要研究世界的问题;不仅能够对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解答,还能够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看法,在国际学术领域,有中国学者响亮的声音。在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我们要善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这些思想文化成果的思想内容、表现方式等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分清哪些是真正处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否定和抛弃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东西。要克服盲目崇外的思想弊端,多做深入的研究和评判;要强化吸收借鉴过程中的中国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将大胆吸收、借鉴与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创新创造结合起来,在广泛的吸收、借鉴中,同时注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提升我们所要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性。
(五)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的着力点主要就在于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高校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和主力军的作用。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科类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工作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在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如何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如何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性质与特色?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更好地手机彩票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积极回应。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突显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两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影响,需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其中,学科体系建设是基础,教材体系建设是重点。学科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聚学者队伍、构筑学术高地。规划学科体系建设,要注意体现全局,明确重点,着眼未来;要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各种(类)教材支撑的体系,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全力完成中央交给的4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9本文科基础理论课教材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好150本文科主干课教材,基本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手机彩票网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编写计划于2007年完成。第二批15种重点教材研究和编写工作2006年启动。第三批120种左右重点教材研究和编写计划将在总结第一、二批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于明、后年全面启动。
科学研究是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深入的科学研究,没有理论上、体系上的创新,就不可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而只能停留在旧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上,或者是照搬照抄国外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消化引进再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有这样的创新。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创新、综合创新、原创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要鼓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广大教师要围绕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解答学科建设中的难点、教学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将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返回到教学环节中去,编写到教材中去。
三、加强领导,推进改革,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切实保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关心和支持。要加强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增强手机彩票网意识,切实从政策、经费、体制、机制上保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同样重要”落到实处。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大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稳步增长。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要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在教育战线主要体现“两个”为本,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注意总结和发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培训和教育,重点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五批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培养一批潜质突出、勤奋努力、志在学术、勇攀高峰、政治合格、为人正派的青年后备队伍;培养一批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科研管理队伍,使这五批队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特别是要发挥科研基地和重大项目凝聚和培养人才的作用,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政治上关怀,事业上支持,学术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努力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人尽其才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科研制度,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得益于高校科研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体制和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迅速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下发的《手机彩票网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大力支持和鼓励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尽快形成质量导向明确、评估监督有力、竞争流动有序、成果转化迅速、组织运行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注重科研的原创性和实际价值,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
(四)加强学风建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社会事业,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精品源于艰辛,质量在于创新。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离不开严格的科学态度、程序和方法,离不开艰辛的劳动,离不开创新。树立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名逐利的良好学风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保障。近年来学术界一些不良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影响了学术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声誉,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声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树立良好的学风,营造有利于学者潜心学问、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强调严谨治学,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反对浮躁之风。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手机彩票网“八荣八耻”的讲话,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提倡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总结“十五”规划“十一五”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李卫红副部长在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06年7月7日
“十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立足创新,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努力为构建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贡献,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质量观念,显著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绩巨大,但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空洞、浮躁、因袭的现象急需扭转。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立足创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呼声,成为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迫切要求。
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强调质量,并不是不要数量。不断增多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表现,是提高质量的必要积累,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没有数量的增长,就不会有质量的提升。但有数量不一定有质量,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逐步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管理理念、模式和评价方法,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把科研和科研管理的重点转变到提升质量上来。
创新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也是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实际、了解实际、深入实际,坚决克服学术研究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倾向;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努力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做出理论概括,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立足本国文化土壤,继承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避免生搬硬套、食古不化、食洋不化。通过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
二、明确发展目标,全面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1、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创新工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年多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继续加大对工程的投入,继续加强对工程的领导。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贯彻中央的工作部署,集中力量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工作,为贯彻新课程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工作。
第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治性强的特点,凝炼学科方向,建立导向平台,强化马克思主义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出一批精品。
第三,通过招标立项、委托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入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态势,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四,认真编写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学科教材,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中去。
2、理论联系实际,以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世界、研究世界的正确方法,也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根本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总是同发现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必须看到,学术研究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对现实问题关注不够,对重大理论问题敏感性不强等问题;还存在着沉湎于概念游戏、醉心于书斋文章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下大力气扭转。
关注社会实际,最重要的是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要高度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14个如何”,在2004年1月谈到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提出了“10个如何”,在2005年2月谈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提出了“9个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3、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相互促进,使高校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先进文化孵化中心。
把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
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内在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很多革命性重大科研成果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基础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在学术研究领域,普遍存在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倾向,亟待从根本上扭转。
加强基础研究要坚持手机彩票网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价值,稳定支持,超前部署,并根据学术发展的新动向进行动态调整。要重点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项目,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要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文史哲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加强传统学科,扶持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年磨一剑,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积累,产生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更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目标,在应用科学上推出一批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有效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与政策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手机彩票网;要积极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或与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手机彩票网,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手机彩票网。
4、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提供科学理论、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科研与教学是实现这一职能的主要途径。科研与教学结合是大学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大学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在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主体合二为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一,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水平的大学教学必须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教学,而知识创新必须依赖科研。要努力探索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
第二,防止出现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理论研究。要建立一套切实可以操作的机制,把教学上的难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一定的机构和机制及时地反馈到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及时地采取一定措施来组织科研攻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返回到教学中去。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倡教学改革,实行启发性、反思性教学,强调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第三,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为大学生成才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以崇尚科学为荣,普及科学研究知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在科研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培育艰苦创业精神。要着力创造科学研究的环境,鼓励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在科研过程中培养诚信意识,使他们掌握和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提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努力使自身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后备人才。
三、突出工作重点,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有力抓手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夯实研究基础,提升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是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划分的科学门类,关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学术交流、社会手机彩票网等各个方面;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手机彩票网,这些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学科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以学科品牌而闻名,以学科优势聚集和培养人才,以学科特色赢得竞争力。大学的层次、质量和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科的层次、质量和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支柱。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与教训,系统梳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升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加强传统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培育交叉学科。要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修订专业目录。逐步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新局面。
二是要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学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做到学科发展方向明、定位准、有特色,使一部分重点学科的研究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
三是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的扶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和学术水平高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队伍。
四是要进一步构筑学科基地。要在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基地、一批高质量的社情、舆情和社会生活专题数据库,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基地,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2、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学术高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手机彩票网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基地建设第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新的形势对基地建设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巩固基地取得的成就,不断深化改革,形成正确的管理导向机制,构建更好的制度环境,确保基地的活力,继续发挥基地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一,把基地建成“国家队”。所谓“国家队”,就是要有国家意识、国家水平和全国性的凝聚力与世界性的影响力。要超越学科和学校的视野,以国家水平要求自己,以国家责任鞭策自己,以国家贡献勉励自己。再经过五年到十年的建设,使基地成为有国际对话能力的、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
第二,要强化质量意识,强调标志性成果。衡量基地水平的主要不是成果的数量,而是成果的质量。基地建设要在巩固前一阶段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重条件建设转向重内涵建设,从强调数量转向强调质量,通过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估制度和以研究质量、学术贡献为主的评价体系引导基地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要发挥基地的综合优势和团队优势,取得单个学者无法取得的重大成果。要把能否取得综合性、集群性、代表性的成果,作为衡量基地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三,要制订战略规划,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基地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以解决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己任,以基地重大项目为纽带设计制订基地发展规划。基地项目要根据战略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精心设计,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系统的课题组联合攻关,避免因人设事、因人设题。制订基地规划和确立研究课题,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基地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基地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要加强基地信息网络、基地数据库和特色资料室的建设,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培育和巩固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第四,要继续加大对基地支持的力度,??取特殊政策,促进基地更快发展。学校领导要更加高度重视基地建设,要将基地当作学术特区,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进行人财物的配备,整合本校乃至全国的优质资源,努力把基地打造为学术制高点;科研管理部门要精心组织,做好手机彩票网,努力构建学术型科研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地主任的核心作用,创造条件使基地主任成为学术大师。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原有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核心和支撑,相互促进,整体提高。
3、以项目研究为纽带,注重成果质量,培育创新人才。
科研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化水平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多学科交叉渗透、联合攻关、凝聚创新团队的重要纽带。“十五”期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一般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的合理体系;“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抓好项目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
第一,强化问题意识,精心选择课题,鼓励合作研究。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选题的征集、遴选和确定机制,广泛听取意见,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倾斜,向对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长远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倾斜,向重要史料整理和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倾斜。
第二,完善评审机制,规范评审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建立公平竞争、择优资助、规范有序、纪律严明的评审机制是确保项目评审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出高质量成果的重要保证。要不断改革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同行评审制度、评审回避制度、评审专家信誉保证制度、评审结果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避免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影响。
第三,强化目标管理,规范过程管理,保证研究质量。项目管理是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有机统一,项目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要坚持项目管理的“科学、公正、高效”原则,不断加强项目研究的目标意识。要实行项目合同制管理和责任人负责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制度、奖惩制度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项目研究和项目管理,培育学术精品,锻造优秀人才。
第四,注重对策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强化社会手机彩票网。要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鼓励项目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向决策咨询和文化产品转化。要建立教育部哲学社科项目成果库和学术精品库,对优秀作品以“学术精品”的形式统一出版和展示,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开放。
4、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开发精品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教材研究和开发同样是科学研究,高水平的教材同样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改变重专著、论文,轻教材研发的现象,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建设。要继续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主干,以教材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教材体系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基础理论课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以各种(类)自编教材为支撑,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新成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材体系。
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中共中央手机彩票网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的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运行机制。”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考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
1、完善科研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科研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机制、提高效率的手段。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可以优化配置、激励热情、提高科研效率和效益,可以提供正确的导向、科学的评价、必要的监控和良性竞争的环境;反之,滞后的科研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则会干扰和制约科研的发展,阻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切实落实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分工明确具体抓;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计;要根据高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制订本单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并组织落实。
要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确保管理到位。已经成立专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单位,要做到满编、满员、满工作量,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做到以管理引领正确的科研方向,以管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以管理促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生。还没有独立建制的单位,要视具体情况,积极成立专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确保此项工作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要转变科研管理模式,形成以质量看成绩,以质量看能力,以质量看贡献的氛围,把研究的重心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为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改进评价方法,强化质量标准,形成正确激励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科研评价体系、评价办法严重滞后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目前的科研评价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一个量化评价模式,无论是对学校、部门,还是对个人科研业绩的评价,基本上是对论文数、著作数、经费数、课题数、人员数、学科数等数量的要求,缺乏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质量指标,缺乏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当前改进评价方法的重点难点,是要建立鼓励高质量成果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研究的创新性,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要鼓励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把创新程度作为衡量科研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过程中,强调精品力作的作用,让确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充分的认可,让真正有利于个人成材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3、改进资助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科研项目资助是引导、鼓励优秀成果的主要手段。我国目前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式基本上是前期资助,通过制定科研规划和课题指南,通过项目申请和评审,确定是否资助及资助强度,实行定向资助、限时结项,它起到了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创造研究条件、引导研究方向的积极作用,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同时,我们要丰富资助形式,增加后期资助项目,以利于潜心研究,鼓励基础性、前瞻性和具有突出个性的研究,激励长期的独立探索。
五、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领导,营造有利于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各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氛围。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认识,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从人才培养、岗位设置、成果奖励、物质支持等方面,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持的力度,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第三,要调整评价办法,改变资助方法,改进管理办法,为鼓励潜心研究、出精品力作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第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开展积极的学术批评,形成有利于学术发展的学术环境。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宣传有纪律。要努力消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噪音、杂音,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严格教育教学纪律,不在讲台上和教材、讲义中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切实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2、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人才保证。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当前,我们首先要重点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工作。教育部将协同其他部委继续在中央党校办好部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发挥示范作用。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落实党管人才、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3号文件和16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必须全力办好。
各地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要求,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工作,基础在地方、重点也在地方。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手机彩票网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的精神,深刻认识研修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地方研修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地方研修工作。
各高校要做好本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全员培训。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认真学习中央和地方对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的有关精神,配合中央和地方研修活动,认真选拔教学科研骨干参加研修;要充分发挥研修学员的积极作用,努力将学员的研修成果贯穿于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扩大研修的成果,发挥研修的辐射作用;要学习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成功经验和办班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做好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把学校教学科研骨干轮训一遍。
其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胡锦涛同志手机彩票网“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对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既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提高高校科研、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
高校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不正之风和个人名利思想的影响,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的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现象。教育部和一些高校对个别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曝光和严肃处理。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手机彩票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成立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力度。要成立加强学风建设和维护学术道德、学术纪律的相应组织机构,制订加强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广大教学科研人员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诚实守信的精神;坚持甘于寂寞的精神,潜心研究,厚积薄发,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也无愧于自己的作品来。要像北京大学的孟二冬同志一样,成为新时期教书育人的模范。
3、加大经费投入,为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科学研究离不开必要的经费支撑。要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要重视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积极组织团队协作攻关;要展开充分的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经费支持。“十五”期间,教育部努力改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加大了经费投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从“九五”期间的1.7亿元增长到4亿元。在第二期《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拿出2亿元,单独设立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从2006年起,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教育部党组决定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年度经费大幅度增加到1个亿。周济部长在讲话中已宣布,“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持的力度,各地和各高校都要步调一致,确定明确的、更加合理的经费比例和增长比例,并使之制度化,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力度,推进“繁荣计划”的新增项目,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通过六大计划十大项目,对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将在继续实施“繁荣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术发展趋势,实施“繁荣计划”的新增项目。
--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进行后期资助。为了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加强基础研究,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教育部将从今年开始新增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这个文件已经发给大家了,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好评。
--支持建设一批社会科学实验室。社会科学实验室就是用规范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通过实验的手段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它可以提高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手机彩票网。
--支持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题数据库。数据库是现代文科研究的重要基础。专项数据库包括基础文献、统计资料、调查数据、案例集成等。数据库建设可以提高科学知识的资源化程度,促进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益,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迅速、更系统的信息手机彩票网。
--支持一批有重大价值的长期项目。对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大型项目、对促进社会发展的综合研究项目,对文化积累的大型翻译、工具书项目,给予五年或更长时间的跟踪支持,以便凝聚团队、产出精品。
--支持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综合地、整体地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要求。跨学科研究就是要跨越学科的分类,凝聚众多学科的视野,综合解决国家面对的复杂问题。总结近二三十年来重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在学科交叉、学科重叠基础上取得的。
--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益、社会效益,使之能够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更好地手机彩票网于政府决策咨询,更好地转化成文化产品。
--支持“中华学术走出去”。根据中央3号文件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以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中华学术的了解,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增进国际间的了解、理解和互信,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要通过翻译出版我国的优秀学术作品,通过在国外举办“中国学术论坛”等方式,促进中华学术的传播。
--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良好的学风是高质量研究的重要保证。要加大学风、学术道德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刚刚建立的学风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使学风、学术道德建设更系统、更具体、更有成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