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24〕年第18期(总第271期)
【打造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教育部组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各地各高校结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传教育安排,精心设计策划、集成育人资源、拓展空间阵地,组织动员1100余万师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总结特色案例、宣传先进典型,特开设专栏,专题展示各地各高校有益经验,推动形成全战线百舸争流、同题共答的生动局面。
北京林业大学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连续18年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推动6万余名青年学子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强化组织领导、贯通跟踪培养、优化活动设计的工作体系,不断激发师生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青春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汇聚外部支持,实践团广泛参与共绘美丽中国。守正创新传承活动品牌,连续41年开展“绿色咨询”“绿桥”“A4210”等生态环保实践活动,组织投身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丽中国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打造面向全国、校内外联动的“绿色长征”科考实践品牌。2023年起纳入全国“三下乡”实践专项,创新采用“系统组织、统一要求、集中评审”形式,共吸引来自全国344所高校1000支团队10312名青年学生参与。加强部署优化顶层设计,共建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心,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规律和新特点,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出台《加强新时代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动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让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拓展平台汇聚资源合力,与相关街道社区紧密共建,设立包括北京5个自然教育基地、三峡水利枢纽、各地水文场站等21个省份的68家专业机构在内的271个实践基地。邀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等单位专家指导社会实践。邀请北京守望者环保基金会参与揭榜挂帅,为团队提供优质选题和经费支持。邀请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权威奖项——母亲河奖获得者参与评审,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生态文明专业素养。
优化活动设计,丰富多元路径,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范式。开展绿色发展科考调研,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就环境基础现状、地域环保政策实施与效能、青年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资源利用情况、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实地科考调研。聚焦新型农业领域。深入沿线村镇社区调研先进绿色低碳发展经验,挖掘梳理地区典型案例,探寻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进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组织学生深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社区、村镇、校园、企业等基层一线和青年聚集地,讲述国家公园建设故事,普及国家公园知识,传播国家公园建设理念。鼓励实践团队举办区域生态作品展览,充分使用vlog、plog等新媒体手段,记录和传递当地自然风貌、生物资源、风土人情。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科普主题宣讲,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实践,发挥团队特长开展高校“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依托“巡河宝”小程序常态化开展净滩行动、河流巡护、垃圾清运、河流评测等活动。大力推动“A4210”环保专项行动,通过环保宣讲、学习体验、社区手机彩票网、手工活动、垃圾分类等形式,身体力行“节约资源我奉献”“光盘行动我参与”“绿色交通我践行”的绿色环保理念。探索零碳校园专项行动,创新绿色文明活动方案,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绿植领养”活动,用师生实际行动植绿护绿爱绿。
贯通跟踪培养,细化指导支持,提升育人实效助力生态文明。拓展支撑渠道,为实践团配备“学科专家、青年教师、行政干部”指导教师团队,配套资金政策支持,前往签约基地开展实践。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手机彩票网写作、宣传推广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扩大宣传效应、培育实践本领。支持二级学院依托学科特色组建示范团队,打造“一院一品”样板。深化全过程指导,紧紧抓牢育人契机,分层培育优秀项目,精准捕捉指导各阶段优秀项目,多支团队入选全国“三下乡”示范活动、首都“揭榜挂帅”专项等示范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制定实践指南明确实践活动流程,邀请专业教师答疑解惑加强指导,开设新浪微博“绿色长征”等3个子话题,提高实践活动影响力,增强师生参与获得感。强化成果验收,深化活动总结,开展团队抽样调研及现场座谈,总结提炼优秀经验和特色做法,加强典型案例示范推广。2024年,赴全国575个乡镇开展活动5329次,走访基层社区(村)712个,机关、高校、科研院所1387次,访谈居民74669名,形成调研报告、图片视频、文创周边、图纸模型等成果1.51万个。在人民网等媒体平台发布手机彩票网7233次,阅读量483万人次,新浪微博“绿色长征”话题年度阅读量2213万次,累计讨论36.9万、互动66.3万、原创36.7万。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