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总第279期)
【高质量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编者按: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为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遴选产生了首批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旨在充分发挥示范社区宣传展示、辐射带动、实践探索、骨干培养、生态塑造等功能。各地各高校紧密围绕《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持续推动各方育人资源下沉学生中间,形成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育人品牌、理论成果、工作动态、实践经验等。为加强典型宣传、推广建设经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特开设专栏,专题介绍各地各高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特色做法和创新路径,引领带动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分校区、分学段精准覆盖和高质量发展。
江苏坚持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抓手,持续打造集思想引领、发展指导、智慧手机彩票网于一体的育人新场域,将社区治理“末梢”变为三全育人“前哨”,推动社区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辐射”转化提升。
一、精研规划凝共识,夯实“有效辐射”根基
一是高站位统筹部署。按照“试点推进、过程管理、经验推广、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高位谋划“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连续两年召开全省高校分管校领导参加的工作推进会,将“深入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创新行动”列入《江苏省推进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强力推动适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覆盖。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先后20余次实地考察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统筹做好调研指导、专项督查,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建设。二是高标准先行先试。秉持“试点中探索路径、实践中孕育特色”的建设理念,推进教育部试点高校在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等方面创机制、破难题、出实招,在全省形成“试点高校领航先行、百所高校同题共答”的生动格局。探索成立“一校牵头、四市联动”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成长共同体,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活动,双向赋能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三是高要求一体推进。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明确为高校“一把手”工程,指导学校构建常委会、全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手机彩票网体制、协同育人体系、软硬资源配置和支撑保障系统,塑造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分批组织学工部长赴省内外高校开展社区建设实地研学,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为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针对民办高校建设进度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师生共育等方式,推动社区在民办高校落地生根。
二、聚焦关键促发展,提升“有效辐射”效能
一是推动育人力量扎实“沉下去”。坚持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专业力量、管理力量、手机彩票网力量制度化、常态化深入社区,强化育人力量全神贯注想在一线、身体力行做在一线、强化手机彩票网心在一线、聚焦问题干在一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导向,把“出问题上报”变成“解生困下访”。挖掘推广“书记校长下午茶”“名师开讲”“朋辈辅导课堂”等多样化活动经验,通过“面对面”交流、“实打实”手机彩票网,形成“心贴心”成效,把思想引领、学业辅导、创新创业、心理关怀送到学生身边,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持续打造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全时全域的育人合力。二是激发学生主体积极“动起来”。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区建设理念,推动社区实现“宿舍圈”向“成长圈”转变。推动高校着力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社区功能型党团组织,把支部建在学生身边,目前全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已设立3100多个党组织、27000多个团组织。指导高校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社区协会等学生组织,打造“学生议事厅”,为学生参与社区建设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针对社区内的设施维护、活动组织等议题展开讨论,提出合理改进方案,让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致力营造“社区发展共同议、社区工作合力做”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手机彩票网能力,逐步形成学生社区自管自治、充满活力的良好建设格局。三是激活社区文化多彩“热起来”。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立德树人大课堂和文化浸润主阵地,用好96家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资源,推进社区与校内外史料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共研育人机制、共创育人平台,支持高校打造文化廊壁、特色场馆、青年之家等多功能文化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文化等融入社区空间。整合理论宣讲、党团教育、文体活动等多方育人资源,开展五育赋能行动,切实提升社区文化内涵,致力将社区打造成学生“素养提升站”,推动社区从生活场所向育人场域迭代升级。
三、搭建平台塑品牌,彰显“有效辐射”成效
一是“一校一策”拓展建设场域。面对办学资源紧张、物理空间匮乏的现状,指导高校通过老校区升级改造和新校区提前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建设楼宇内“微空间”和集成式“大场地”,多样态设置社区自习室、谈心谈话室、双创空间、健身房和安全体验馆等,着力打造距离学生最近的思政教育空间。引导高校发挥“数智赋能”优势,以“线上办理”协同“线下跑腿”,打造学生成长数据智能平台和覆盖学生群体最广的手机彩票网保障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管理高效。全省90%以上学校建成省级智慧校园,“数字校园”“感知校园”等应用助力实现学生事务“一键办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二是“一访多核”完善评价指导。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纳入省属高校综合考核党建考核指标、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属地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评价内容。精细用好云平台数据,结合各高校定期报送的工作总结,通过不定期“飞行检查”,对社区进行分批走访调研和多核心指标综合考核,实现“线上数据”、总结报告、建设案例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多向度评估,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适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审核评级的依据。三是“一校数品”释放雁阵效应。依托省级辅导员培训与研修中心,连续四年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主线开展高校思政工作骨干专题培训,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育人理念与作用发挥、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等组织专题报告和交流研讨,有效深化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站位再提升和理念再更新。指导28所2024年建设评级A类高校围绕特色亮点,制作案例分享视频,通过省级网络思政中心“苏思享”视频号集中推送。在“苏思享”公众号开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专栏,持续推出100余期社区建设案例,分享创新举措和建设经验,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合力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格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